一季度公募基金重倉股“換防” 資源股后來居上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彭衍菘2025-04-25 09:55

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倉結構出現顯著調整,從前十大重倉股排名變化情況看,金融股權重下降,資源股權重上升;整體重倉股分布亦傾向電子等高成長性行業。

從金融股權重收縮,到資源股強勢崛起,再到科技賽道獲大幅加倉,一系列動向折射出公募基金正從“估值洼地”的防御邏輯轉向“業績彈性”的均衡進取策略。

重倉股前十調整

公募基金持倉變動猶如“市場風向標”,其背后是基金經理對經濟、政策及產業趨勢的“集體投票”。

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24日,按持股總量統計,公募基金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紫金礦業、東方財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長江電力、興業銀行、中國平安、TCL科技、分眾傳媒、農業銀行。

對比去年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榜單,可以看出,一是資源股后來居上,紫金礦業以30.79億股的公募基金持股總量躍居首位,較去年末增長10.51億股,增幅達51.79%。

在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理財師姚旭升看來,資源股通常與宏觀經濟環境和資源價格密切相關,當市場預期資源價格上漲或資源需求增加時,資源股的業績彈性可能增大,資金從其他板塊轉向資源板塊,體現了從“估值洼地”向“業績彈性”板塊轉移的趨勢。

二是多只金融股承壓。比如,東方財富雖保持公募基金持股總量第二位置,但公募基金持倉量較去年末減少787萬股;工商銀行、中國平安、農業銀行的公募基金持股總量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另外,非銀金融板塊的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平均占比(基金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資市值比)相較去年末下降0.81個百分點,到今年一季度末降至4.43%。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總監孫珩表示,從個股進出及位次變化來看,金融股權重下降,體現了風險偏好上升的可能,這些資金對去年受青睞的偏穩健型紅利類股票進行減倉,轉而進入更均衡進取的其他板塊,如消費板塊、資源板塊。這背后體現出基金經理更積極的市場觀點和風險偏好上升的資金態度。

電子行業持股總市值居首

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共重倉持有2675家A股上市公司,持股總市值約為2.58萬億元。

其中,電子行業的公募基金持股總市值最高,約為4402億元;食品飲料、電力設備、醫藥生物等3個行業緊隨其后,公募基金持股總市值均在2000億元以上;非銀金融、銀行、汽車、家用電器、有色金屬等5個行業的公募基金持股總市值也均在1000億元以上。

姚旭升表示,從公募基金整體持倉趨勢來看,電子、計算機等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科技賽道獲得大幅加倉。這表明資金開始追逐具有高業績彈性的科技成長板塊,從過去相對保守的配置轉向更具進攻性的科技領域,期望在科技行業的快速發展中獲取超額收益。

此外,工業基建及材料相關主題,也獲得公募機構關注。從公募基金持股變動情況來看,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對1500余家上市公司進行增持,其中紫金礦業、中孚實業、華菱鋼鐵、三一重工、大秦鐵路等5家工業或材料企業占據公募基金增持榜前十。

具體到個股,工業領域的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今年一季度末共獲1861只公募基金重倉,持倉市值達到1468億元,持有基金數量與持股市值均居首。此外,美的集團、貴州茅臺、紫金礦業、比亞迪等4家公司均被上千只公募基金重倉持有。

一季度公募基金持倉的“變與不變”,勾勒出A股市場風格切換的清晰軌跡。在宏觀經濟復蘇預期升溫與產業升級加速的雙重驅動下,資金正從“傳統防御”轉向“均衡進取”,通過科技消費雙輪驅動和行業分散配置,構建更具韌性的投資組合。這種策略進化既是對市場環境的適應性調整,也為二季度行情演繹埋下重要伏筆。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欧美五码中文字幕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一区 | 最新国产成年人小视频 | 五月天亚洲综合在线 | 日韩新片免费专区在线观看 | 日本国产aⅴ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