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魏書光
經過9個交易日大漲17%后,黃金市場大幅調整。昨日,上海現貨黃金價格跌近5%,此前一天大漲近10倍的黃金近月看漲期權合約,當日大跌超90%。金價劇烈波動,帶動黃金期貨和期權市場成交量均創歷史新高。多家機構提示,投資者切勿只看黃金巨大漲幅,還需留意市場短期過快上漲,因多頭獲利了結而引發調整的風險。
昨日一早,“黃金巨震”相關話題一度沖上微博熱搜第一。4月23日亞洲交易時段,倫敦黃金一度跳水,最低跌破3200美元/盎司。從國內黃金期貨市場來看,當日黃金期貨5月合約失守800元/克關口,收盤下跌5.58%,創下4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黃金價格劇烈波動,推動國內黃金期貨市場成交量快速攀升,且連續創下歷史新高。4月22日,黃金期貨市場成交量增加了66.9萬手,達到120.3萬手,創下歷史新高;4月23日,成交量再增68.1萬手,達到188.4萬手,再度刷新歷史紀錄,成交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
在持倉規模方面,黃金期貨市場整體持倉量在4月22日達到45.3萬手的歷史新高,沉淀資金近1000億元。但是經過4月23日大幅下跌之后,持倉量僅下降1.7萬手,資金流出91億元,整體仍然處于歷史高位。
顯然,金價大幅調整后,部分資金獲利了結,但貴金屬期貨市場整體倉位仍然較高。不過,資金對未來黃金市場震蕩加劇的預期愈發強烈。最明顯的體現是,衡量市場波動程度的滬金波動率指數大幅上漲。
其中,4月22日滬金波動率指數大漲16%,已突破新冠疫情時期的最高紀錄,成交量單日增加21萬手。4月23日,滬金波動率指數盤中再度刷新歷史高點,最高達38.46,當日成交量繼續增加19.9萬手,達到55.4萬手,創下單日成交量歷史紀錄。
期權市場的“末日輪”效應,成為市場波動的重要推手。根據安排,滬金2505期權的到期日為4月24日。就在到期日前兩天,4月22日,在金價創下新高的推動下,黃金期權交易量增加21萬手至35萬手,創歷史新高。當天,行權價在856元到872元之間的滬金2505認購期權合約,當日盤中最高漲幅接近10倍。
然而,4月23日黃金價格大跌,這些認購期貨合約,收盤時跌幅均超90%。隨著4月24日到期日來臨,一旦金價未在到期前突破行權價,虛值合約將因時間價值耗盡而歸零。
其實,黃金價格在短短9個交易日內飆升17%,如此短時間的迅速攀升存在較大潛在風險。4月21日上午,上海黃金交易所就發布了風險提示,稱要繼續做好風險應急預案。4月23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再度發布消息,自4月25日(星期五)收盤清算時起,將黃金合約的保證金水平從12%調整為13%,下一交易日起漲跌幅度限制也從11%調整為12%。
華夏基金高級策略分析師陳彥冰強調,如果考慮配置黃金,一是要考慮倉位控制,黃金更適合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環而非重倉或者全倉布局;二是要考慮自身的風險偏好,包括可投資金的期限,去選擇適合自身的黃金相關產品,從一個長期資產配置的框架去思考這個問題。
混沌天成分析報告提示,黃金牛市的風險在于流動性。短線而言,金價估值出現高估情況,金銀比、金銅比和金油比都達到了危機的情況,一旦投機盤逆轉,伴隨大量的投機頭寸會引發集中拋售風險,導致市場出現短期流動性風險。
世界黃金協會也指出,金價短期內快速攀升存在潛在風險。首先,鑒于當前的價格漲勢,各國央行或將審慎放緩購金節奏;其次,雖然消費者終會適應高企的金價,但金價的快速上漲可能會在短期內抑制凈購金量;最后,全球地緣政治與政策層面的緊張情緒高漲,如果相關問題后續得到緩解或解決,金價的額外溢價或許會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