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雷軍最后悔的投資:小米減持東易日盛,昔日“家裝一哥”陷困局
來源:界面新聞作者:王婷婷2025-04-17 10:27

在“小米系”投資版圖中,與東易日盛的戰略合作可能是雷軍做的最后悔的決定之一。

這場“科技+家裝”的跨界合作始于2020年,房地產行業仍處于高增長期,智能家居迎來快速發展,在全屋智能家居領域有更大野心的小米科技,選中了國內家裝行業龍頭東易日盛作為投資合作對象,入股“家裝第一股”。

但讓雷軍也沒想到的是,這場合作的開始幾乎是東易日盛最后的高光時刻,隨后受行業下行影響相繼經歷了虧損、股權質押、法律訴訟、股權凍結、預重整、司法拍賣等一系列困境,直到今天,困局未解,股價也從當初的6.62元/股跌至不足5元/股。

盡管初期市場對這場合作寄予厚望,但冰冷現實迅速令預期降溫,小米科技也終于決定不再被動等待,以“自身資金需求”為由對東易日盛減持近420萬股,持股比例將跌落5%的界線,不再是其“舉牌股東”。

“東易日盛面臨著諸多問題,如門店停業、員工討薪、債權人申請重整等。其資產負債率逐步提高,2024年上半年已達114.04%,處于資不抵債狀態。”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這些問題,都可能影響小米對東易日盛的信心。

入股四年,小米首次減持

4月初,東易日盛(002713.SZ)發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小米科技出具的《股東減持股份實施情況告知函》,小米科技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減持419.53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減持股份計劃已實施完畢。

本次減持完成后,小米科技持有公司股份1680.4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4.01%。

這是小米科技入股東易日盛以來的首次減持。早在去年12月,東易日盛就對小米科技的減持計劃進行了預披露。公告稱,持股5%以上的股東小米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因自身資金需求,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東易日盛股票不超過419.54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

減持期間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即2025年1月13日至2025年4月11日。減持價格視市場價格確定,減持完成后,持股將降至4.01%,但仍位列東易日盛第三大股東。

公告表示,本次減持計劃實施不會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股權結構及持續性經營產生影響。

在去年小米科技宣布減持計劃后,東易日盛的股價曾出現連續下跌。

這與當初雙方高調宣布合作傳遞的市場情緒截然相反。2020年10月,東易日盛控股股東北京東易天正投資有限公司就與小米科技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擬將其所持的公司2100萬股股份(無限售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1%)協議轉讓給小米科技,股份轉讓總價款為1.39億元,每股轉讓價為6.62元。

該協議轉讓股份在2021年1月完成過戶。小米科技入股東易日盛后,雙方將在智能家居領域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這是雙方的合作初衷。

彼時,東易日盛表示,公司將依托小米科技之母公司小米集團在智能物聯領域的深入布局,并結合東易日盛在家裝領域的深厚積淀和數字化能力,共同探索AIoT物聯技術與智能家居生活方式的融合,為消費者塑造家庭生活新智能場景,提升家居智能化新體驗。

而小米科技受讓東易日盛股份,則是基于對上市公司經營理念、發展戰略、未來價值認可而進行的戰略投資。

在此后的4年多時間,小米科技一直堅定持有東易日盛股票,直到此次減持。

業內認為,小米減持,其實釋放出了其目前對東易日盛的悲觀態度。

跨界合作未達小米預期,東易日盛困境未解

小米的減持,雖有小米投資組合調整的自身需求因素,但關鍵在于東易日盛的發展前景遲遲不明朗。

2014年2月,東易日盛作為“家裝第一股”在深交所掛牌上市,隨后多年持續擴張,到2021年,也即小米正式入股東易日盛的那一年,營業收入達到上市以來巔峰,接近42.92億元,業務遍布全國200多個城市。

但這之后,東易日盛的業績急轉直下,營收持續承壓。財報數據顯示,在2022年和2023年,東易日盛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7.51億元、-2.08億元,連續兩年虧損,累計虧損近10億元。

2024年依然沒有迎來好轉,根據其2024年業績預告,東易日盛預計年度歸母凈虧損達7.12億至10.68億元,年末凈資產為負值。若經審計后確認,其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界面新聞,小米對東易日盛的投資可能未達到預期的回報,長期的投資虧損可能是小米選擇減持以減少損失的重要原因。

自去年以來,東易日盛逐漸出現現金流緊張,發生了銀行借款逾期情形,并且面臨訴訟案件增加、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部分資產被查封等情況。

缺錢的東易日盛甚至將其總部大樓打折拋售。2024年12月底,東易日盛其北京總部大樓在經歷了首次流拍后,于12月20日以5.6折的起拍價1.6115億元成功拍出,這一價格遠低于最初的評估價2.8775億元。

東易日盛的核心業務是整體家裝設計、工程施工等家居綜合服務。業績承壓的同時,東易日盛又相繼傳出裝修停工風波、合同違約、拖欠供應商貨款、欠薪等問題。

4月16日,鄭州一瓷磚集合店店主告訴界面新聞,東易日盛還欠其20萬元的瓷磚貨款未付。“去年承諾的是2024年年底給,但直到現在都沒還。”

上述人士表示,“從去年5月份開始,東易日盛鄭州分公司倒閉解散就開始不結賬了,現在說是重組讓我們簽字,簽完字之后法院還沒批準。可能就算批準了也要不回來多少錢。”

“因為是重組,法院批準之后也是給我們打折結算。而且肯定是先給員工社保工資,然后工人工資,最后才是材料貨款。”

曾經風光無限的東易日盛,如今正處風雨飄搖之中。

今年3月底,公司還發布了《關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第三次提示性公告》,若上市公司出現“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的情形,其股票交易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然而,截至2024年9月末,東易日盛總資產21.72億元,總負債達25.62億元,已出現資不抵債情況。

北京華著入主,東易日盛能否扭轉命運?

對東易日盛而言,目前唯一的轉機就是重整。

3月18日,東易日盛發布關于與產業投資人簽署重整投資協議暨預重整進展的公告 ,經各評審委員綜合評定,最終確定北京華著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體為公司重整中選投資人。

據此,公司與北京華著簽訂《重整投資協議》。本次交易完成后,北京華著將入主東易日盛,北京華著是一家智算中心綜合服務商。

在協議中,北京華著明確表示,將向東易日盛捐贈智算中心等資產,幫助東易日盛轉型智算領域。

在東易日盛看來,若公司預重整及重整程序得以順利推進并重整成功,將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財務結構、化解債務危機,同時在引入重整投資人后,注入增量資金,恢復和增強公司的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

很明顯,東易日盛目前最需要的是資金輸血。北京華著也較有誠意,表示本次重整投資的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并提供了賬面資金證明及交易性金融資產證明,三到六個月內預計可使用的資金不低于5億元。

據了解,北京華著有意通過本次重整投資,進行業務協同、提供資金等,為東易日盛提供多方面的支持賦能,恢復和改善其持續經營能力,最大程度地保護債權人、股東、職工等各方的利益。

此消息一出,市場信心迅速提升。3月18日公告之后,東易日盛股票多次以漲停板開盤,連續3天“一字板”漲停,股價從4.10元/股漲至7.05元/股,累計漲幅超70%。

不過,小米科技減持之后,也一度引發市場疑慮,影響東易日盛的重整計劃。

柏文喜認為,小米的減持在短期內可能會影響東易日盛的資金鏈。“小米作為戰略投資者,其減持行為可能引發市場的擔憂,進而導致其他投資者信心下降,減少對東易日盛的資金支持。”

此外,小米減持的消息對東易日盛的市場形象和投資者信心有一定沖擊。重要股東的減持往往會被市場解讀為對公司前景的不看好,這可能導致投資者情緒悲觀,影響股價表現。

在4月1日東易日盛發布公告稱收到小米科技出具的《股東減持股份實施情況告知函》之后,4月2日,東易日盛股價開始下跌,當日跌6.77%至4.68元/股,股價創3月11日以來約三周新低。

截至4月16日收盤,東易日盛報收于5.0元/股,上漲2.04%,換手率5.2%,成交量21.4萬手,成交額1.07億元。

北京華著若能順利入局,將為東易日盛提供了戰略轉型的可能性,若能有效整合算力資源、化解債務風險,東易日盛或迎來“家裝+算力”新發展階段。

只是,跨界整合的難度、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以及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將會持續考驗投資安全性。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手机版 | 欧美三级福利片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亚洲日本 |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