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動轉型新發展戰略的2024年,大名城(600094)實現算力和低空兩個新質生產力業務板塊的新增布局,地產主業在優化和精簡過程中雖然出現虧損,但是保持較高安全邊界。
在2025年一季度,大名城營業收入幾乎翻倍增長。公司今年計劃圍繞地產業務的精細化運營與轉型業務的戰略性突破,制定務實行動路徑,確保企業穩健發展與創新升級的有機統一。
夯實資產
4月25日披露的財報顯示,大名城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41.71億元,年度歸屬母公司凈虧損23.36億元,符合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當期公司實現銷售額20.25億元。
據悉,大名城的虧損主要系因存貨跌價及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同時遞延所得稅資產轉回所導致。
在地產行業深度調整的當下,大名城在審慎中求生存,已連續三年暫停新增房地產投資,但目前主要開發項目的區域市場回暖仍有待傳導。
在此背景下,為快速回籠現金,大名城采取以價格換市場的措施,影響公司的存貨及投資性房地產的可變現凈值低于賬面價值。同時,基于對未來市場預期謹慎,公司對前期確認的各項遞延所得稅資產進行轉回。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地產業務經營出現虧損,但是堅決的壓縮負債去杠桿動作,保持大名城足夠的財務彈性。
截至2024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43.52%,扣除預收賬款資產負債率37.23%,凈負債率15.08%,現金短債比1.72。各項指標均處于較高的安全水平。
作為對比,目前多數房企資產負債率仍在上升,截至去年三季度末,A股房地產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達75%,多項指標顯示,大名城償債能力高于地產行業平均。
大名城方面表示,公司以現金流管理為生命線,將凈負債率壓降至行業較優水平;全力銷售去庫存的同時,全力推進資產盤活,本報告期投資性房地產出租率提升了3個百分點。雖銷售費用增加,但爭取寶貴的流動性空間,這一系列審慎中求生存的舉措和策略看見成效。
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地產業務確保高安全性的基礎上,大名城切換發展路徑,向新質生產力方向加速推進。公司表示,雖然轉型業務尚未形成規模收入,但這些業務領域符合國家政策導向,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增長極。
在算力板塊,大名城與福建大數據產業投資公司共建的智算中心已投入運營,首期配置的NvidiaH800服務器可提供2000P算力,年內實現合同收入約4000萬元,初步驗證了商業化可行性。
福州具備全國唯一的海峽兩岸出入口局及直達海外的海底光纜系統。這些基礎設施幫助“港數閩算”成為了福建數字經濟布局中的重要一環。
東吳證券分析師王紫敬介紹,福建省算力成本優勢明顯。一方面,福州具有豐富的風電、水電、核電資源,電價便宜且穩定;另一方面,福建省通信優勢明顯,公司算力海底光纜國際通達。王紫敬認為,公司預留IDC充足,可以滿足行業旺盛需求。
在低空經濟板塊,大名城與福州新區航空城發展公司等合作,計劃投資建設“低空城際智慧樞紐機場”,目前處于前期籌備階段,另外還認購Auto Flight X Inc.發行的股份,該公司持有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份。王紫敬分析稱,大名城后續有望在福建多地建設低空樞紐機場,建設選址具有排他性,掌握低空運營核心競爭力。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海地形地貌特點,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同時,新能源動力電池等特色產業也有望幫助福建發展低空經濟。去年年底發布的《福建省低空經濟發展思路》提出,福建將加快空域資源改革,合理劃設和調整適飛空域,在確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釋放空域資源。
推動轉型業務系統化深耕
2025年一季度,大名城實現營收增長以及同步扭虧為盈。當期公司實現營收6.74億元,同比增長94.91%,凈利潤387.21萬元。報告期內,大名城新增竣工交付項目,同時還成功參與地方政府運用專項債券開展土地收儲工作,獲得土地的補償價款合計1.76億元。
展望2025年,大名城方面表示,通過穩住地產基本盤,探索新業務的雙向奔赴,公司正在構建地產主業與轉型業務雙向賦能的發展生態,推動企業在行業變局中實現韌性增長與價值躍升。
其中,地產業務方面,公司將以“穩根基、促轉型、強協同”為經營主線,圍繞地產業務的精細化運營與轉型業務的戰略性突破,制定務實行動路徑,確保企業穩健發展與創新升級的有機統一。
新質生產力業務領域,大名城將以算力試水為基,構建漸進擴張模式。公司已通過首期2000P智能算力的投資與商業化運營,成功切入算力服務賽道,并以此為戰略支點,逐步驗證新業務邏輯、沉淀行業認知。未來將圍繞“夯實試水成果、激活資源協同、穩控擴張節奏”三大方向,推動轉型業務從“點狀突破”向“系統化深耕”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