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資狀況,關系著影視行業的未來發展。4月24日,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投融資論壇成功舉辦,圍繞如何挖掘電影投融資領域潛藏新價值,吸引更多耐心資本等話題,業內展開了探討。
近年來,電影行業發生深刻變革。新的文娛消費形式不斷崛起,觀眾消費習慣悄然轉移。同時,觀眾對內容質量的要求逐漸提升,而市場產能逐漸收縮,為行業來帶多重壓力。在此背景下,電影市場如何實現破局備受關注。
今年春節檔,我國電影市場票房表現優異,帶動市場顯著回暖。論壇上,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肯定了今年春節檔的票房佳績,但他表示,電影市場不能是“一花之春”,而需是“百花齊放”,要關注多元類型影片。
饒曙光呼吁更多電影人發揮自身價值,鼓勵更多耐心資本進入,依據市場、觀眾與投融資變化靈活完善,讓投融資更高效,以抵御資本風險,達成多贏雙贏局面。
長視頻平臺作為重要的內容制作方、播映方,對行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葉寧在會上提到,愛奇藝始終把電影作為長期投資的領地。“愛奇藝一直致力于扶持年輕創作者。對觀眾群體的拉攏與客群培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未來,愛奇藝要持續助力中小成本電影融資,共同培育電影行業的新生力量。”
葉寧也提到了春節檔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鬧海》。他表示:“優秀的創作是不二法則、第一性原理,是建立長效機制的本質原由。”
作為內容方代表,華強方特執行總裁、方特動漫總經理、《熊出沒》總制片尚琳琳表示,不僅是平臺經營,對于優秀內容的創作者來說,長線回收也是終極目標,而解法之一就是用IP系列開發吸引投資方。
華強方特出品的《熊出沒》系列動畫電影,近年來基本以每年一部的節奏在春節檔上映,并取得不俗票房成績。
“憑借IP系列開發來吸引投資方,需要團隊化、工業化的運作模式以及資本的耐心支持。”尚琳琳分享了《熊出沒》系列的成功經驗,即通過量身定制產品、遵循回報規律、合理布局產業鏈,持續給予資本信心。
博納影業集團行政總裁、制片人蔣德富則表示:“電影是藝術,服務好投資方也是藝術,需綜合考慮屬地、投機心理、行業特性等屬性來尋找融資指南。”蔣德富認為,要實現長線回收的關鍵還在于,電影人要拓寬全局視野和長效思維,學習借鑒其它行業的成功經驗。
“投融資本身具備屬地性(在當地獲取資金)、強類型(內容硬通貨)、連續性(給投資方信心,捆綁投資)、前瞻性(除藝術表達外,融入新科技)等特性,要善于總結、利用特性。”蔣德富說。
會上,《中國電影投融資發展報告(2024)》同步發布,《中國電影投融資發展報告(2025)》的撰寫工作也正式啟動。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產業專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玉卿從五個維度對2024年電影投融資領域做出解讀,即行業環境面臨挑戰,市場期待產能拉動;金融市場小幅回暖,影視板塊壓力加劇;資本重新審視試探,私募融資小幅提升;新質生產賽道細分,投資謹慎偏向早期;銀企融資逐漸穩定,擔保條件持續優化。
朱玉卿表示:“電影人仍在抵御市場波動,在行業低谷期也保持著穩定發展,這為未來的復蘇和增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