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4月以來已有超400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調研,從行業分布情況看,電子行業合計有60家公司獲券商調研,數量在各行業中位居第一;醫藥生物行業關注度也較高,合計有46家上市公司獲券商調研。
機構表示,從投資角度看,多因素共振下,電子板塊估值擴張行情值得期待,建議重視外部不確定性環境下的板塊配置窗口;醫藥生物板塊建議關注創新藥方向的投資價值。
電子板塊重視配置窗口
4月以來,立訊精密接待了81家券商前來調研,數量在同時期接待券商調研的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一。作為一家在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多個國家都有布局的精密制造領域龍頭企業,美國關稅政策擾動下公司海外布局是否調整、對于加征關稅公司有哪些應對措施等話題在調研時備受關注。
包括立訊精密在內,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記者發稿時,水晶光電、鵬鼎控股、順絡電子、歐菲光、京東方A、國瓷材料、藍思科技、安克創新、艾為電子等電子行業上市公司,4月以來均接待了超過30家券商前來調研,機構對其關注熱情較高;整個電子行業4月以來合計有60家公司接待券商調研,是券商最為青睞的行業。
梳理被調研電子行業公司發布的調研紀要看,除前述關稅政策擾動對公司經營帶來的影響外,公司未來會布局哪些新產品、如何看待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公司在人才儲備和培養方面準備采取哪些措施來實現公司戰略目標等話題,在調研中均被問及。適逢年報披露季,多家公司2024年財報相關數據變動及原因也成為券商調研時關注的重點,例如營業收入增長原因有哪些、公司研發投入情況如何、毛利率變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等。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年初投資者對AI熱情高漲推動電子板塊出現過一段較為明顯的上漲行情,但3月以來市場風格進一步均衡帶動板塊行情回落,截至4月23日收盤,電子(申萬)板塊年內累計跌逾5%,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較為靠后。對于電子板塊后市投資機遇,當前業內較為看好半導體產業鏈這一有望繼續受到政策提振的方向。
國信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胡劍認為,對于電子板塊,相關上市公司發布的2025年一季報顯示板塊景氣度高,2025年二季度板塊景氣度有望延續上行態勢,堅定看好2025年電子板塊多因素共振下的估值擴張行情,建議重視外部不確定性環境下的板塊配置窗口,看好的細分方向包括國產算力芯片產業鏈、模擬芯片、成熟制程代工、國產半導體設備、存儲等。
創新藥方向關注度升溫
除電子行業外,醫藥生物行業也是券商關注的一大方向,4月以來合計有46家上市公司獲得券商調研,包括澳華內鏡、美好醫療、華東醫藥、京新藥業、科興制藥、普洛藥業、壽仙谷、怡和嘉業、貝瑞基因、普門科技等。
華東醫藥4月以來接待了39家券商前來調研。公司披露的調研紀要顯示,機構調研時較為關注的問題包括公司對2025年海外醫美的預期情況如何、公司GLP-1系列產品的研發進展如何、公司判斷后續集采政策是否會趨于緩和、公司自研新藥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時間規劃等,整體上偏向于公司產品研發狀況以及對未來行業趨勢的預判,對此,華東醫藥也一一予以回應。
記者梳理發現,在前述被券商調研的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中,公司在創新藥管線的布局、進展、戰略等與創新藥、公司新產品相關的話題頻繁出現。從投資角度出發,對于醫藥生物行業,其中的創新藥板塊后市投資價值也獲得券商高度關注。
太平洋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周豫認為,在港股流動性和風險偏好雙雙提升的背景下,疊加4-6月的AACR、ASCO等會議集中發布相關數據,市場對創新藥板塊行情催化事件的關注度大幅提升;就投資而言,國內雙抗ADC、TYK2抑制劑、GKA激動劑、泛KRAS抑制劑管線等方向的相關標的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