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多只消費主題基金披露一季報。
今年一季度,消費板塊整體表現平淡,沒有出現熱門投資主題,相比大熱的科技板塊明顯跑輸。
同時,由于消費行業覆蓋眾多細分領域,相關主題基金業績出現明顯分化,重倉新消費板塊的基金表現較好,而重倉白酒等傳統消費板塊的基金表現依舊一般。
消費與投資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直備受關注。對于后市行情,有基金經理認為消費板塊的亮點主要在部分新消費行業,也有基金經理認為,傳統消費板塊具有性價比,尤其是白酒。
消費基金分化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目前全市場名稱帶有“消費”的基金共有175只,陸續在近期披露一季報,不論是規模還是業績,此類產品均有明顯分化。
從最新規模來看,有2只消費主題基金規模超過百億元,共22只消費主題基金規模超過10億元,同時,超90只消費主題基金規模不足2億元。
從一季度區間收益來看(以A份額為例),有26只消費主題基金凈值漲幅超過10%,最高的1只凈值漲幅達到22%以上。與此同時,也有40只消費主題基金凈值出現下跌,跌幅最大的一只虧損超過12%。
消費相關指數一季度的漲幅存在顯著差異,比如,恒生消費指數一季度上漲5.59%,中證主要消費指數一季度下跌0.8%。漲幅出現差異的主要原因是這兩大消費指數所含成分股分類明顯不同,恒生消費指數主要包括餐飲、體育、潮玩、旅游、食品飲料、家電等公司,涵蓋了多家港股新消費公司,代表著更加年輕化的消費領域。中證主要消費指數成分股多為傳統消費行業,包括白酒、乳業、農業、飲料、食品等。
多只新消費港股出現在漲幅居前的消費主題基金重倉股名單中,比如,阿里巴巴、老鋪黃金、泡泡瑪特等。一季度出現虧損的消費主題基金,其重倉股多為白酒、乳業、家電類,還有部分重倉了多只消費電子相關個股。此外,也有基金同時持有新消費和傳統消費個股,以及汽車類個股。
板塊性價比受關注
雖然基金經理在消費板塊的具體選擇上存在分歧,但對行業整體投資機會均較為看好。
易方達基金經理蕭楠在一季報中闡釋了消費板塊當前分化的原因:“體現了投資者對內需的悲觀,希望用一些有想象空間或者短期數據能兌現的板塊來替代內需相關倉位,畢竟目前從微觀數據看,我們的內需還在左側。”
蕭楠強調:“我們并非對內需盲目樂觀,但我們認為目前繼續看空內需已經沒有太多意義。”
匯添富基金經理胡昕煒在一季報中提及,消費者信心整體有所改善,但社會消費預期仍然較弱,傳統消費行業仍然面臨增長壓力,消費亮點主要集中在享受“國補”的一些行業、部分新消費行業,以及部分出口行業等。
富國消費精選30股票基金經理周文波在一季報中坦言,“依然非常看好新消費的發展前景”,其表示,雖然經過過去一年的大幅上漲,部分公司估值已不算特別便宜,但仍處合理水平,沒有明顯的泡沫化跡象,他將繼續挖掘,符合這個時代發展方向的新消費公司。
銀華品質消費股票的一季報策略提及,一方面要迎合時代的變化,另一方面要追求更有性價比的組合,更看好國產替代、消費升級、品牌國際化這幾個方向的投資機會。
相比已經上漲了不少的新消費板塊,白酒為代表的傳統消費板塊依舊被認為有性價比。
蕭楠在其管理的兩只消費基金季報中均提到,加倉了白酒。他給出的原因是,當前配置白酒相當于買了一個帶有內需看漲期權的高息債券,性價比已經非常高。
排排網財富研究員卜益力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經過深度調整后的白酒板塊已逐步顯現長期投資性價比,其中高端白酒龍頭和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品牌酒企尤為值得關注。
卜益力表示,白酒板塊的投資邏輯來自三方面:其一,政策層面的支持為板塊的復蘇提供了助力;其二,板塊估值目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顯示出一定的投資價值;其三,行業具有較強的業績韌性,現金流穩定,分紅比例提升,股息率表現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