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
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一些擁有低估值且現金流充沛的“煙蒂股”正成為基金經理的“心頭好”。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超跌嚴重、現金儲備豐厚的“煙蒂股”近期頻頻在走強,部分基金獨門重倉的此類股票走勢凌厲,甚至有公募將“煙蒂股”作為旗下多只基金的第一重倉股。
多位基金經理認為,當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降低、對安全邊際的追求成為主導時,存在預期差或擁有較高現金儲備的“煙蒂資產”便迎來受青睞的時機。不過,基金經理也提醒,也需要注意此類資產可能存在價值陷阱。
公募掘金“煙蒂股”
在基金經理想要規避市場波動風險之際,挖掘具有較高賠率(潛在收益率)的“煙蒂股”,成為今年以來公募操作的一種流行策略。
例如,南方基金明星基金經理史博挖掘的三生制藥少有頭部基金重倉,而該股在過去四年連續殺跌后一直處于底部橫盤狀態,但在市場挖掘預期差的背景下,三生制藥在今年前四個月迅速實現股價翻倍。
另外,上海一家新銳公募在港股市場頻頻買入那些跌幅巨大,且幾乎沒有其它基金持倉的“煙蒂股”。例如,截至4月17日,博安生物股價自高點下跌累計超過85%,市值只剩下不足45億港元,該股在當日下午突然開始急速放量,顯示大量資金自港股通買入,截至當日收盤,公司股價單日漲幅超過66%,該股的市值僅用半日時間就從不足45億港元躍升到73億港元。
華泰柏瑞基金在股票市場的選股策略,也傾向于獨門挖掘跌幅巨大、公募出清的“煙蒂股”。四年累計跌幅高達94%的明源云便是其中之一,這是一家房地產SaaS軟件公司,基金經理何琦管理的華泰柏瑞港股通時代機遇混合基金、 華泰柏瑞新經濟滬港深基金是僅有的持倉這只“煙蒂股”的公募產品。截至2024年年末,明源云為華泰柏瑞港股通時代機遇混合基金的第二大重倉股。
此外,九毛九、泉峰控股、時代天使則成為廣發基金在港股市場挖掘“煙蒂股”的對象。截至2024年年末,市值已不足40億港元的餐飲股九毛九是廣發港股通優質增長基金的隱形重倉股,在該基金所有股票持倉中排名第十二。
“煙蒂股”的特征往往是賠率高于勝率,考慮到確定性類型的股票品種在當前市場估值較高且漲幅較大,向賠率的切換意味著基金經理開始防控股價回撤的心態。“投資總體上壓力較此前更大,上市公司業績也會因此而適度下修。”摩根士丹利基金一位基金經理指出,持倉結構上關注內需和需求拓展的品種,核心策略上以賠率和估值保護為主。
重視現金流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大公募2025年開年后競相布局現金流ETF基金之際,“煙蒂股”的價值再發現過程可能被縮短。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國泰基金旗下多只產品自2023年底至今,一直重倉持有港股上市公司醫脈通,而該基金公司在2023年底將醫脈通列為核心重倉股的邏輯或是因為當時醫脈通賬上擁有的總現金高達48億港元,而公司市值當時僅有49億港元,只比現金略多一點點。
上述“煙蒂股”隱藏的內在價值刺激了A股基金經理果斷南下重倉,使得作為“煙蒂資產”的醫脈通長期成為國泰價值先鋒基金、國泰創新醫療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醫脈通也因為股價上漲和持續分紅,為兩只基金帶來了顯著的業績增厚。
這種現象多次出現在港股市場過去幾年間跌幅最大的互聯網、消費等賽道。以掌握數據入口的數字化醫藥服務平臺公司藥師幫為例,該股在過去的短短兩年時間股價跌幅達到87%,截至4月20日的市值已只剩下不足42億港元,但公司手握總現金儲備達到35.9億港元。在此背景下,港股通對該股的持倉比例從去年三季度末的約7%增加至當前的約10%,顯示港股通主題基金產品或有觀察性建倉。
另一只具有“煙蒂資產”特征的港股方舟健客,今年1月市值跌至約22億港元,但此后三個月股價大漲,截至目前累計漲幅超過1.5倍。根據最新的基金一季度持倉數據,包括永贏醫藥健康基金在內的多只醫藥主題基金產品,都將重倉股從純醫藥股更換為數字化醫藥服務公司或醫藥數據平臺股,這些股票都具有“煙蒂股”的特征。
警惕價值陷阱
值得一提的是,“煙蒂股”的流行顯示出基金經理對安全邊際的挖掘正主導投資需求,也暗含了基金經理在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市場中挖掘預期差并重視選股對象的現金流優勢。與此同時,業內人士也提醒,需要注意“煙蒂資產”的價值陷阱。
平安估值精選混合基金基金經理王博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煙蒂資產”通常在市場預期不明朗或行業趨勢不清晰時受到青睞。這種策略依賴于市場對公司的低估,通過尋找市場價格低于內在價值的股票,利用預期差獲取收益。賠率和勝率取決于市場共識與企業實際價值之間的差距,預期差越大,潛在收益越高。
從賠率和勝率的角度來看,“煙蒂資產”的投資邏輯更多依賴于市場預期與企業實際價值之間的預期差。當市場對某行業或公司的短期經營風險過度放大,或者對行業成長性、景氣度的判斷存在偏差時,“煙蒂資產”可能會被錯殺,從而出現顯著的低估。這種預期差越大,“煙蒂資產”的賠率也就越高。然而,此類股票的勝率則取決于投資者對行業和公司的深入研究能力,能否準確識別出被低估的價值并在合適的時機介入。
“持倉‘煙蒂資產’的預期空間主要體現在短期估值修復,即市場情緒改善或行業景氣度回升時股票價格向內在價值回歸。”王博認為,部分“煙蒂資產”類型的股票也具有長期價值增長,即優質企業通過經營改善或行業周期向好實現長期價值提升。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魏鳳春也向證券時報記者指出,“煙蒂資產”如同被丟棄的煙蒂,當投資者風險偏好顯著降低時,對安全邊際的追求成為主導。此時,整體市場估值較低,資金傾向于尋找那些有堅實價值支撐的投資標的,“煙蒂資產”便迎來了受青睞的時機。魏鳳春認為,從市值角度看,“煙蒂股”通常市值較小,所處行業并非市場熱門賽道,因而未得到市場的充分關注與挖掘。在現金流方面,盡管企業成長性欠佳,但能夠產生一定的現金流以維持日常運營,充裕的在手現金儲備則進一步提升了其安全邊際。
魏鳳春告訴記者,“煙蒂股”的預期收益并非源于短期內的業績快速增長,而是依賴市場對其價值的重新審視與發現,進而推動股價向內在價值回歸。不過,這一價值回歸過程往往較為漫長。他強調,需要注意“煙蒂資產”的價值陷阱,這類企業往往處于夕陽行業,即便股價便宜,潛在上升空間也可能受限,還可能面臨行業長期衰退風險。債務風險高的企業即便股價處于低位,也可能因基本面持續惡化導致股價持續下跌。投資者必須全面評估企業基本面、行業前景等多方面因素,方能在投資中趨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