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新房市場熱鬧非凡:不僅“日光盤”再現,還有房企為新房項目宣傳開大型演唱會……
據了解,今年3月以來,深圳樓市“小陽春”表現好于其他一線城市,尤其是新房去化周期連續七個月呈回落態勢。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輪市場修復中深圳樓市的表現較為突出,有望形成二手房掛牌和新房置換的循環。
強大的剛性置業需求
“最近一個月以來每天都要帶看,周末的時候一天要帶看五六次。”深圳市龍華光雅園片區的房產中介陳經理告訴記者,今年深圳樓市的需求比去年同期要強勁許多。
就在4月12日,位于深圳龍華紅山片區的一處新房開盤,184套房吸引了747批客戶凍資登記,房源認籌比1:4.06。據悉,所有房源當天全部售出。在業內人士看來,該項目的位置、學位加之相對較小的面積和較低的總價,吸引了許多剛需客戶。
此外,有深圳開發商為了新房項目的宣傳造勢舉辦大型演唱會,也引起市場的熱議。
深圳貝殼研究院院長肖小平表示:“今年以來,深圳房地產市場仍有不錯的表現,價格也實現了止跌回穩的態勢,背后原因除了去年四季度以來市場信心的回歸,據觀察,還有深圳依舊強大的剛性置業需求在做支撐,比如買房自住、小孩上學、換房改善等。”記者也采訪了多位購房者,他們更青睞于一些得房率較高的新房,也希望更多的“好房子”推出市場。
在新房成交方面,成交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出現明顯增長。據深圳貝殼研究院監測,截至目前(4月1日至13日),貝殼深圳合作門店新房簽約量同比增長20%。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深圳全市新房住宅累計成交1577套(含預售1100套、現售477套)。
開發商不再“以價換量”
記者走訪了幾個在售的新房項目,發現許多開發商推出的價格折扣幅度基本與春節前相同,并沒有因為“小陽春”的到來而推出大幅度的優惠促銷活動。
(深圳在建新房吳家明/攝)
中原地產華南區總裁兼深圳中原總經理鄭叔倫表示:“今年開發商普遍趨向樂觀。與過去割價促銷求生存不同,今年一季度以來降價賣房的行為已非市場普遍現象,只集中在少數資金鏈承壓的開發商。部分深圳開發商的策略已從‘求量不求價’變為‘求量又求價’,務求減少虧損、扭虧為盈,甚至是擴大盈利。”
有市場人士也表示,通常情況下,新房價格要出現普遍上漲的趨勢,需要在成交量連續半年上漲后才會顯現。此外,隨著3月之后多個新房項目推出及加推,深圳新房市場將會加大供應。
深圳樓市反彈力度較大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3月深圳全市新房住宅存量為278.6萬平方米,時隔33個月再度回落至300萬平方米以下。根據過去一年平均成交量計算去化時間約為7.84個月,去化周期較上月下滑1.27個月,連續7個月呈回落態勢。通常情況下,一個城市的新房去化周期超過18個月,則被業內視為嚴重供大于求,市場面臨調整壓力;去化周期為12—18個月時,被認為是庫存偏高;6—10個月左右,被視為健康的理想狀態;低于6個月,則是庫存緊張的表現,此時房價易上漲,需加快供地或增加新房供應。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50個重點城市新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長3%。其中,深圳新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長69%,在22個一、二線重點城市中表現最強。
在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在這一輪市場修復中,深圳樓市的表現非常突出,一是深圳市場調整時間早、周期長,二手房價格從2021年5月開始下跌,一直延續到2024年9月,整體下跌時間接近3年半,部分區域和項目跌幅較大,房價開始探到部分需求者的承受能力之上;二是深圳過去十幾年流入人口多,積累了很多剛需置業者;三是去年下半年以來,購房門檻和成本降至歷史最低,購房形勢史無前例的友好,提前還貸趨勢結束,居民愿意加杠桿買房。綜上,深圳樓市反彈力度也較大。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