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外圍局勢的劇烈變化,中國外貿領域迎來挑戰。不過,中國外貿和中國制造依然有強勁的韌性和競爭力,全國從上到下都在謀實策出真招應對這一次的關稅沖擊。
在4月10日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近期,美國以各種借口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嚴重侵犯中方企業正當權益,嚴重沖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中方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面對美國霸凌關稅,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以自身的穩定發展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還表示,近日,商務部已組織有關商協會、大型商超和流通企業座談,研究更好發揮各自優勢,幫助外貿企業擴寬內銷渠道。“我們將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以中國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我們將幫助出口遇阻的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用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辦好外貿優品中華行等系列活動,深入開展內外貿一體化工作等。可以看到,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不斷釋放,穩經濟、穩外貿政策接續發力,中國外貿有信心、有底氣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而為了幫扶外貿企業度過挑戰,全國各地也正積極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尤其是一些外貿大省、大市已經率先行動起來,“送資金、送政策、送服務”。
深圳:為外貿企業送上政策“及時雨”
近日,中國(深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創貿科技(深圳)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的“深企e貿”產品正式上線。中國(深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積極貫徹國家關于大力發展貿易數字化的方針政策,為深圳的外貿企業帶來了一款強大的AI獲客“神器”。這不僅助力深圳外貿企業“出海”,也標志著深圳在外貿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據介紹,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深圳的外貿企業正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眾多挑戰。獲取客戶變得困難,成本高昂,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本次合作,進一步整合雙方的優勢資源,為深圳的外貿企業提供更高效、更智能化、更便捷的AI客戶獲取服務。通過“深企e貿”,深圳的外貿企業將能夠更加輕松地獲取全球采購商的信息,精準地對接潛在客戶,從而提高客戶獲取的效率并降低相關成本。
同時,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及深圳市委、市政府關于穩外貿工作部署,推動外貿政策精準落地,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深圳市商務局聯合深圳海關、深圳市稅務局、深圳市貿促會及各區商務主管部門,于4月正式啟動“逐新前行 質升量穩”外貿政策宣講系列活動。活動計劃在全市各區舉辦十場專題宣講會,首場宣講會率先拉開帷幕,為外貿企業送上政策“及時雨”。
本次系列活動以“政策宣貫+服務保障”為核心,通過“專題宣講+互動答疑”形式,圍繞企業關注熱點,提供全方位政策指導。為此,深圳市商務局聯合深圳海關、深圳市稅務局、深圳市貿促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以及各區商務主管部門,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聯動機制,凝聚跨部門服務合力,通過政策解讀、案例分享、實操指導等形式,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
上海:編制企業出海政策“服務包”
上海市商務委總經濟師羅志松在4月11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鼓勵和支持專精特新民營企業積極應對國際市場的波動和挑戰,抓住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機遇,加快發展壯大,統籌好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上海出臺了相關支持政策。
一是建立服務企業走出去協調機制。由上海市商務委牽頭、20余家市級部門組成了服務重點走出去企業的協調工作機制,編制企業出海政策“服務包”、重點行業走出去指導手冊、《對外投資合作合規指南》等,建立“一企一策”“一企業一專員”服務機制,在優化對外投資備案流程、加強專業服務供給、協調問題訴求解決等方面提升為企服務的精準性。
二是加強專業服務國際化支撐。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特別需要的跨境專業服務問題,制定出臺了《關于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助力企業高水平走出去的若干措施》,出臺支持政策鼓勵專業服務機構提升跨境服務能力“伴隨出海”。并由上海市貿促會發布了首批100多家上海市服務企業走出去專業機構名單,為民營企業開展跨境投資提供更為國際化、專業化的服務支撐。
三是打造企業出海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上海市商務委將牽頭打造統一的“上海市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圍繞“咨詢、辦事、服務”三大功能,為包括專精特新在內的企業出海提供權威、全面和便利的公共及專業服務。
四是舉辦多維度的培訓對接活動。上海市商務委圍繞專精特新民營企業走出去關注的熱點,會同相關單位去年舉辦了40多場各類走出去政策宣講、對接等活動。
五是支持專精特新民營企業用好展會資源。鼓勵和支持上海市更多的專精特新民營企業參加國際知名且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展會,上海市商務委每年度發布上海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海外展會推薦項目,今年推薦了200個海外展會,對于參加推薦目錄展會的企業可予以相應支持。參加推薦目錄以外的海外展會,也可以獲得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支持。
廣州:“送資金、送政策、送服務”
4月11日,在第137屆廣交會廣州交易團籌備工作會議暨第145次廣州市法規政策說明會上,廣州市商務局、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等權威部門和機構為廣州市外貿企業答疑解惑。
面對當前復雜的海外市場背景,廣州如何助力外貿企業出海,在會上也備受關注。廣州市商務局不僅宣布與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助力廣州打造更具國際影響力的機電產業高地,而且將2025年定為“企業服務年”,將通過“送資金、送政策、送服務”等“三送”舉措增強企業信心,并充分利用好消費品以舊換新、外貿優品中華行、內外貿一體化等各項支持政策,推動廣州外貿發展。
具體來看,廣州市商務局將2025年定為“企業服務年”,通過“三送”舉措增強企業信心。廣州市商務局介紹,其一是送資金,真金白銀促進發展;其二是送政策,增強企業發展預期;其三是送服務,全力做好服務保障。此外,廣州市還將充分利用好消費品以舊換新、外貿優品中華行、內外貿一體化等各項支持政策,推動廣州外貿發展。
福建:幫助消納部分出口受阻產品
福建省商務廳官網消息顯示,為推動福建省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福建省深化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到,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2025年底前在省市縣三級全面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推動破除100條以上隱性壁壘;建立重點企業聯系機制。
同時上述實施方案還提出將聚焦紡織服裝、箱包、食品等傳統優勢出口行業,建立省市縣分級分類聯系重點外貿企業機制,聯動行業商協會深入摸排外貿企業需求,“一對一”幫助開拓國內市場,消納部分出口受阻產品。根據企業出口、內銷情況,動態調整重點聯系企業名單。
香港:協助企業加快開拓新興市場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4月10日表示,面對美國濫施關稅,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將推出新一輪支援措施,支援香港出口貿易,協助企業加快開拓新興市場。
支援措施包括:延長為中小企業而設的“小營業額保單”保戶提供的免費付貨前風險保障至2026年6月30日;為非“小營業額保單”保戶提供付貨前風險保障五折保費優惠;降低新興市場保費率,幫助出口商開拓東盟市場。
責編:李丹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