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過小!多只基金提示清盤風險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夏悅超2025-04-11 23:08

本周,多家基金公司發布旗下基金產品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的公告,基金多為權益類產品,部分采用發起式成立。

按照基金合同規定,發起式基金成立滿三年規模不足2億元將自動觸發清盤,其余一些提示清盤風險的權益類基金則是因規模或持有人數量連續多日低于清盤線。

多為權益類基金

成立4年多的大成匯享一年持有即將走向清盤。根據大成基金4月7日公告,該基金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原因是基金資產凈值持續多日低于5000萬元。按照基金合同規定,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的,基金合同應當終止,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大成基金在公告中稱,若截至5月6日,該基金產品連續5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則自5月7日起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記者注意到,該基金近幾個季度末規模均在1億元之下。從份額變化來看,該基金自2023年二季度開始遭遇較大贖回。

同日,華泰紫金中證醫藥50指數基金發布可能觸發合同終止的提示性公告。這是一只采用發起式成立的基金,即將在4月29日成立滿三年,但根據發起式基金的合同規定,成立滿三年之日,若規模低于2億元則基金合同自動終止。華泰證券資管在公告中稱,該基金長期以來規模較小,若截至4月29日規模低于2億元,基金將于4月30日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并且該基金自4月8日起暫停辦理申購、定期定額投資、轉換轉入業務。數據顯示,該基金成立至今,季度末規模未曾突破0.3億元,始終是一只迷你基。

華泰證券資管旗下另一只發起式基金——華泰紫金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將于4月14日成立滿三年,也因規模較小,無法達到合同規定規模而發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的提示公告。

實際上,本周已有多只基金發布了可能觸發清盤的提示公告,原因皆與上述多只基金相似,采取的措施也基本相似。

比如,成立僅一年多的海富通欣盈6個月持有發布公告稱,若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則4月24日為該基金最后運作日,自最后運作日下一日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該基金自4月8日起暫停辦理申購、定期定額投資、轉換轉入業務。

博時基金旗下博時鑫康混合、博時卓越成長混合,農銀匯理基金旗下農銀國企優選混合同日公告稱,若截至4月21日,產品出現連續5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將按合同約定進入清算程序,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進行表決。

鵬華基金近日連發三份提示公告稱,鵬華興鵬一年持有期混合、鵬華創興增利債券、鵬華成長先鋒混合均有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原因均與基金規模連續多日低于清盤線有關。其中,鵬華成長先鋒的成立時間不足1年。數據顯示,該只基金成立規模為2.62億元,但下一個季度末的規模迅速縮水至0.3億元。

西部利得季季鴻三個月持有、上銀新能源產業精選混合均是發起式基金,兩只基金將分別于5月17日和4月20日成立滿三年,但兩只基金最新規模均明顯低于清盤線,且基金公司已經明確提示可能觸發自動終止合同的情形。

基金持營面臨挑戰

雖然基金清盤已不是新鮮事,但隨著近幾年新發基金的增多,清盤的數量也在隨之增多,尤其是前幾年眾多靠發起式成立的基金。

發起式基金成立門檻低,但三年之期的規模要求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自去年以來,已發生多起發起式基金成立規模不足2億元而自動清盤的案例,尤其是靠發起式成立的養老FOF(基金中基金)。

一位小型公募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目前公司發行新產品還是會考慮發起式運作,在當下市場行情下,也只能靠發起式先保成立,至于后續能否保住基金的殼,那是兩年多以后才考慮的事情。

Wind數據顯示,2024年共有292只基金清盤,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占了大頭,分別為80只和148只,債券型基金僅38只。截至4月11日,今年以來共有60只基金清盤,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依舊占了多數,合計達到41只。

從今年基金發行市場的行情來看,依舊是債券型基金更好賣,動輒破20億元的成立規模,而權益類基金更多是靠被動指數型基金撐起整體規模,主動管理型基金成立規模超10億元已是少數。

在新基金難賣的情況下,存續的主動權益類基金要想做好持續營銷,也面臨著不小考驗,尤其是那些規模偏小的發起式基金。

“此前成立的發起式基金可能是在市場高位時發行,加上投研能力、營銷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導致基金在后續市場調整中面臨清盤風險。目前市場上發起式基金數量眾多,但同質化現象較為突出,規模較小且業績表現不佳的基金難以脫穎而出,因此發起式基金成立滿三年規模達不到2億元門檻的現象越來越多。”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運營曾方芳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曾方芳認為,近期權益資產的表現較為波動,投資者可能更傾向于選擇較穩定的純債基金或貨幣基金,對混合型基金的配置意愿降低,進一步加劇了基金規模的縮小。基金公司應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挖掘基金的獨特優勢和特色,優化資產配置,降低風險暴露,通過差異化競爭吸引投資者。此外,還應積極拓寬銷售渠道,通過開展持續的營銷活動,吸引更多年輕投資者和中小投資者。

“我們不要那么多基金。”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向記者提出了看法,目前全市場基金數量已經上萬只,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做篩選有些難度。其表示,雖然基金數量越來越多,總規模也在增長,但單只基金的平均規模卻在下降,“市場分化很明顯”。該人士還認為,隨著新基金越發越多,未來可能清盤的數量還會繼續增加。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看片福利717 | 中文字幕免费大全日本一片 |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永久图片 | 亚洲人成欧美人中文 | 亚洲五月天婷婷狠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