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間,天馬科技(603668.SH)披露2024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58.5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03.27萬元,順利實現扭虧為盈。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公司依托鰻鱺全產業鏈優勢和不斷強化的數字化運營能力,在全球消費復蘇和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加速釋放增長動能,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受益于鰻魚全產業鏈深挖內潛,2025年一季度,公司經營延續良好勢頭,實現營業收入約14.9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30.14萬元,同比增幅達到162.56%。天馬科技核心業務持續放量,智慧養殖和健康食品板塊實現穩定增長,為全年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智慧養殖與健康食品“雙引擎”釋放增長動能
天馬科技持續深化智慧化漁業生產體系建設,通過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貫穿養殖、加工、銷售各環節,全面提升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效率。2024年,公司智慧養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8.21億元,同比實現321.39%的顯著躍升,占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提升至14.03%,較上年同期增長11.24個百分點,成為利潤貢獻的主要來源之一。
在養殖端,公司福建、廣東、江西、湖北、廣西等多個基地全面放量,鰻鱺出池量攀升至1.5萬多噸,創下歷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活鰻產品首次獲得直接出口日本、韓國等國家資質,在原有傳統日本鰻活鰻品種外,拓展了美洲鰻鱺品種,標志著天馬科技在全球高端水產市場的開拓邁出堅實步伐,進一步完善了國際化銷售網絡,為海外業務增長打開了新的空間。
健康食品業務亦表現亮眼。2024年,公司健康食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3.67億元,同比增長109.31%。其中烤鰻銷量達到3404.53噸,同比增長133.75%;公司健康食品業務收入占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27%,較上年同期提升3.76個百分點。公司堅持“以鰻業為中心”,通過天馬食品、海德食品、江西西龍食品、昌龍農牧等基地,構建起涵蓋研發、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在內的全程可溯源產業生態體系。憑借“鰻鱺堂”“鰻小堂”“酷鮮”“三清龍”“品鰻坊”“紅臉雁”等自有品牌,公司線上線下雙軌運營模式不斷深化,產品遠銷至歐洲、美洲、亞洲等地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智慧養殖與健康食品兩大業務協同發展,營收比例從去年同期的5.3%躍升至20.3%,不僅助力天馬科技占據高毛利業務區間,還有效增強了公司在復雜外部環境下的抗風險能力和現金流韌性。
產業鏈平臺成形 國際化與數智化并進
2024年,天馬科技堅持以鰻鱺全產業鏈為核心,圍繞智慧養殖、健康食品、安全飼料、種苗科技四大戰略板塊持續發力,產業一二三融合發展不斷深化,集團化平臺建設日趨完善。
智慧養殖方面,公司主導建設的多個基地獲評“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在福清打造的“中國鰻谷”成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生態養殖理念與產業標準化水平獲得高度認可。2024年,公司活鰻產品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多個產品系列實現“無抗產品”認證,全面提升了食品安全公信力和品牌含金量,為全鏈條高品質運營提供制度化保障。
安全飼料板塊方面,公司面對行業周期性調整,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加強原料成本控制、推進營銷模式創新等措施,保持特種水產飼料在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特種水產飼料銷量達到11.58萬噸。畜禽飼料業務年銷量連續四年突破百萬噸,穩居福建省行業前列,為公司穩定現金流提供有力支撐。
種苗板塊方面,公司積極參與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鰻鱺高質量親本培育與人工繁殖技術開發”項目,正穩步推進關鍵技術研究,力求在未來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并逐步建立覆蓋“保種—育種—推種”的水產良種體系,為產業鏈上游提供可持續發展支撐。
數字化轉型持續提速。公司構建“百團大戰”全國銷售體系,北起渤海灣、南至北部灣,戰略性覆蓋華南、華東、華中、華北、西南等重點區域。同時,全面導入ERP系統、IoT智能監測與AI算法,在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等環節實現數字化貫通,單噸成本控制和庫存周轉效率顯著提升,為規模化擴張和經營效益提升提供了強力支撐。
展望2025年,隨著國際消費場景持續復蘇,疊加國內政策對現代漁牧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天馬科技將以智慧養殖為牽引,持續推進食品端產能釋放,深化全球化布局與品牌建設,推動全鏈協同增效。公司明確將以“智慧化、品牌化、國際化”為核心方向,加快建設世界級全產業鏈食品供應鏈平臺,致力于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在凈利潤成功扭虧為盈、關鍵業務板塊持續放量,2025年首季凈利潤同比大增的基礎上,天馬科技已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隨著全球鰻鱺消費市場需求回暖、數智漁業技術深化應用以及國際化品牌布局的不斷完善,公司未來盈利能力與估值彈性均有望進一步釋放。(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