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郭潔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上周ETF份額增加38.62億份,達到28096.56億份;總規模增加521.81億元,達到40672.53億元。
上周資金凈流入115.4億元。分類型來看,另類投資基金、貨幣市場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呈現凈流入,分別凈流入181.25億元、13.95億元和11.87億元。QDII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資金分別凈流出11.56億元和80.11億元。
創新藥ETF“霸屏”漲幅榜
場內投資類型為股票型的991只ETF中,有超800只股票型ETF上周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錄得正值,6只港股創新藥相關ETF周漲幅超10%。
工銀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上周上漲10.95%,漲幅居首。該基金最新流通規模達26.73億元,基金份額升至25.74億份,均創上市來新高。
今年來,醫藥板塊行情持續回暖,相關ETF紛紛錄得上漲。人工智能(AI)為創新藥板塊提供了較大的估值空間和走勢彈性。有機構表示,受益于AI賦能和相關概念外溢,疊加產業政策催化,創新藥這一細分板塊或存在盈利和估值抬升的可能,值得投資者關注。
廣發基金投顧團隊認為,創新藥是成長風格里的價格洼地,近10年市盈率分位數較低,多數公司市值低于合理估值階段。雖然港股指數反彈行情較強,但從中信一級行業來看,醫療板塊的反彈幅度不高。
5只ETF基金份額
增加超10億份
據數據寶統計,排除上周內新成立的ETF,上周場內股票型ETF中,有5只ETF基金份額增加超10億份。
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科技ETF上周基金份額增長20.37億份,增幅10.85%。該基金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新增小鵬汽車-W;并對小米集團-W增倉994.34萬股,為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吉利汽車等退出前十大重倉股。
華夏中證機器人ETF上周表現突出,基金份額增長12.57億份,增幅8.57%,最新ETF份額升至159.22億份,創歷史新高。
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多數基金經理認為,機器人領域未來滲透率的天花板高且想象空間大。
56只ETF的基金份額上周減少超億份。從基金份額減少居前的ETF來看,多數為A500ETF, 華泰柏瑞中證A500ETF的基金份額減少最多,周內下降16.14億份,降幅12.87%。
今年以來,中證A500相關指數基金在市場中備受投資者關注,多只新發基金出現提前募集結束的情況。近期不少中證A500相關產品延長了募集期。中銀基金、西藏東財基金、中海基金發布公告,對旗下新發行的中證A500ETF聯接基金或中證A500指數增強基金延長募集期。
基金經理看好
消費板塊后市表現
隨著各地促消費政策密集出臺疊加“五一”假期臨近,線下消費市場持續升溫,A股市場掀起了一股“消費熱”,部分消費主題基金表現活躍。多位基金經理表示,消費板塊估值已處于相對低位,在市場情緒充分釋放、關注重點回歸基本面后,有望迎來持續上漲行情。
海富通消費優選混合基金經理劉海嘯表示,經過四年的調整,消費板塊整體估值已趨于合理。在過去幾年中苦練內功、成功抓住核心消費群體需求的企業,有望率先迎來業績改善。目前,海富通消費優選混合主要圍繞“大內需”進行布局,既包含傳統的食品飲料、醫藥、家電等板塊,也有潮流首飾、折扣連鎖、消費電子等新興行業。
不少基金經理將目光從傳統消費投向新消費領域。
安信靈活配置基金經理張競認為,隨著國潮的興起,預計大量新型消費公司存在明顯的阿爾法。
西部利得基金表示,寵物食品板塊可以重點關注:一是市場空間大,在幾千億元的寵物經濟總市場空間中,寵物食品的市場空間占比接近一半,且呈現持續增長的動能;二是行業格局向好,由于前期價格戰競爭激烈,已有一批企業完成出清,目前呈現出替代外資、跳脫內卷的態勢,有品牌能力的公司或將迎來更快的發展。
(本版專題數據由證券時報中心數據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