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太和水(605081)發布2024年年報。公司202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3億元,同比下降43.53%;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為8492萬元,同比下降53.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4億元。
公告顯示,太和水2024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或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根據相關規定適用對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并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
根據年報,太和水2024年度虧損原因來自多個方面。首先,公司所處的水環境治理行業整體投資熱度降溫,投資需求減少。多種因素導致公司新簽訂單金額不達預期水平,營業收入下滑,利潤有所下降。其次,公司主要客戶的資金周轉面臨困境,基于謹慎性原則及公司所遵循的相關會計政策,公司對可能存在回收風險的應收賬款計提了壞賬準備,對合同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最后,公司對為了轉型進行的收購產生的商譽也計提減值,這也對2024年的業績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太和水表示,2024年,水環境治理行業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有良好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宏觀經濟環境、市場競爭和技術創新等多方面的挑戰。面對行業下行的挑戰,公司始終堅持“保存量、提增量、求變量”的發展策略,積極主動地應對市場環境的動態變化。
在水環境生態建設和水環境生態維護業務方面,太和水2024年度持續深耕水環境生態治理領域,以自主研發的“富營養水生態修復方法”為核心,構建了涵蓋生物調控、生態修復及長效維護的全鏈條技術體系。目前已形成以國際/國內發明專利——(以食藻蟲引導的)“富營養水生態修復方法”為紐帶,8種水生態要素構建方法(對應12項國內發明專利)為核心,以及72項實用新型專利為技術基礎的技術體系。
近年來,公司持續深化技術迭代,業務覆蓋湖泊、城市河道及景觀水體等多類場景,以可持續的治理模式推動水環境治理行業向自然友好型方向演進,為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飲用水業務方面,太和水2024年度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協同效應。在產品方面,公司延續了“TAIHESHUI”品牌390ml、520ml和4.5L三款經典產品,并根據市場反饋及消費者需求,新增了pH值為8.8的高端新品,以滿足更多不同消費場景及人群的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近期,太和水2024年度控股股東、實控人何文輝與北京欣欣簽署協議,向其轉讓公司股份1358.9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目前,北京欣欣合計擁有太和水18%股份對應的表決權,成為公司新控股股東。
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太和水表示,公司將在鞏固生物-生態技術優勢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強化系統性治理思維,推動從單一水體修復向區域生態功能提升延伸,探索生態治理成果與城市發展、產業升級的深度融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