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九洲集團(300040.SZ)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達14.81億元,同比增長22.09%,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拓展能力。然而,受行業政策調整、原料價格大幅波動以及商譽減值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計提生物質固定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損失、商譽減值準備以及信用減值損失,導致報告期利潤減少6.04億元,當期歸母凈利潤虧損5.45 億元。
盡管面臨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九洲集團始終堅定推進“智能配電網 + 新能源 + 綜合能源服務”三大主業并進的戰略,在新能源投資運營、智能配電網裝備制造和綜合能源服務等關鍵領域持續深耕,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智能電網業務:創新驅動,市場擴張成效顯著
2024年,九洲集團圍繞“智能配電網、新能源與綜合能源服務”三大業務板塊全面發力,其中智能配電網業務表現亮眼,實現營收4.86億元,同比增長20.26%。
在智能配電網領域,九洲集團憑借30余年的深厚行業積累,構建起完善的產品體系,涵蓋高低壓開關柜、智能變壓器、儲能 PCS、充電樁等多系列產品。公司研發實力強勁,累計擁有234項專利技術,其中包括22項發明專利。同時,與施耐德、西門子、ABB等國際知名品牌建立深度合作關系,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與技術水平。
報告期內,九洲集團揚州研發團隊正式投入使用,成為推動核心設備升級和產品迭代的關鍵力量。依托揚州在長三角地區的區位優勢,公司積極與國家電網、新能源央國企深化合作,通過聯合開發項目帶動設備銷售,顯著提升了區域市場滲透率。此外,公司成功中標國網江蘇2024年首次配網物資協議庫存項目,并獲得中石油高低壓電器設備供應商資格,在央企市場開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過新能源項目建設帶動設備配套銷售,公司構建起“項目 + 產品”聯動發展機制,持續釋放產業協同效益。
不僅如此,2025年,九洲集團在智能裝備與國際市場拓展方面捷報頻傳。公司攜手華為成功中標國家電投大慶黃和國家光儲實證基地4.5MWh儲能設備采購項目,打造了又一數字能源合作典范。同時,公司成功中標鞍鋼集團本鋼設備公司高壓柜(二次)采購項目,以及鐵嶺潤榮500MW風電項目220kV升壓站交直流一體化設備,為公司智能配電產品拓展大型工業及新能源場景奠定堅實基礎。國際市場方面,公司為科特迪瓦必歐雅2×23MW生物質電站項目成功發運一批施耐德授權的BlokSeT智能型低壓開關柜,該產品憑借模塊化設計、高密度安裝與出色的空間適應性,在海外高端市場脫穎而出,充分體現了九洲集團在智能裝備制造與全球化交付能力方面的領先優勢。
新能源業務:加速布局,全國化開發格局初步形成
新能源業務作為九洲集團的核心戰略板塊,在2024年實現跨越式增長。數據顯示,控股風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68%,達到24.60 萬千瓦,全年風電發電量為6.24億千瓦時;光伏發電量為4.61 億千瓦時,新能源發電總量突破10.8億千瓦時,且運行效率不斷提升。同時,光伏上網電價同比上升至0.4305元/千瓦時,進一步優化了盈利結構。
在項目拓展方面,九洲集團已建、在建及核準的新能源項目規模超1000MW,合作持股項目規模達754.75MW,年上網電量合計超過250億千瓦時。公司業務廣泛布局于黑龍江、內蒙古、貴州、山東、江蘇等多個區域,形成“多省布局 + 集中開發”并行的全國化發展格局。
憑借“資源布局優、產業鏈全、協同效應強、運維能力硬”的四大核心優勢,九洲集團打造了覆蓋項目開發、EPC建設、投資運營的完整業務鏈條。依托數字化平臺和專業運維團隊,電站運行質量始終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推動 “輕資產 + 重運營”模式落地,加速在零碳園區、分布式風電等新場景的業務布局。
綜合能源服務:加快落地,“風儲熱” 多能協同模式成熟應用
2024年,九洲集團綜合能源板塊持續發力,實現收入4.7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0.30%。公司聚焦“分散式風電+儲能+供熱” 與“生物質熱電聯產”兩大核心路徑,打造多能互補、高效利用的清潔能源系統。目前,公司綜合能源項目總規模近460MW,覆蓋清潔供暖、零碳園區、獨立儲能等多個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布局于黑龍江省內多個重點縣域。
未來,九洲集團將進一步推廣“風電 + 儲能 + 供熱”融合應用,推動分布式清潔能源系統在縣域、園區、社區等場景下的復制落地,致力于打造典范性綠色低碳示范工程。
展望2025年,九洲集團將卸下過往“包袱”,輕裝上陣,邁向更加智能、高效、綠色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公司將持續深化 “風光新能源 + 智能裝備制造” 雙引擎戰略,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快數智化轉型進程,提升運營效率與產品附加值。同時,以合作開發、輕資產運營等方式穩步推進新能源電站建設,優化資產結構與現金流管理,強化與央國企、龍頭企業的生態協同,為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目標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