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航基金披露公告,空缺了近9個月的總經理一職迎來人選,由原副總經理裴榮榮接任,此外,副董事長劉建的職務名稱變更為聯(lián)席董事長。
近年來,中航基金高管變更較為頻繁,而這也是中小公募行業(yè)整體的縮影。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公募行業(yè)高管變更,與股東方本身發(fā)生變化或是策略調整息息相關,但新的高管加入需要和平臺有一個磨合的過程,頻繁地變更對股東方和普通員工來說都是負擔。
中航基金總經理變更
4月19日,中航基金公告稱,裴榮榮新任公司總經理,已于4月17日上任,裴榮榮原任的中航基金副總經理職務自行免去;公司還公告了副董事長劉建的職務名稱變更為聯(lián)席董事長。
近年來,中航基金高管變更較為頻繁,去年1月份,副總經理王華因個人原因辭職。同年7月初,原督察長武國強因個人原因辭職。劉建離任公司總經理,擬轉任督察長,同時代任總經理。同年7月中旬,中航證券官網掛出中航基金總經理公開招聘的公告,直到今年4月份,總經理一職方才“花落”裴榮榮。
公開資料顯示,裴榮榮曾先后任職于北京國銳信達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中航證券。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擔任中航基金財務總監(jiān);2021年12月至2024年6月,擔任中航基金副總經理、財務總監(jiān);2024年6月至2025年4月,擔任中航基金副總經理、財務總監(jiān)、董事會秘書。
劉建曾先后任職于中國建設銀行總行歷任主任科員,副處長,中信銀行總行(清算中心)擔任負責人、中銀國際證券擔任董事總經理,宏利基金歷任總經理、首席顧問。2020年7月?lián)沃泻交鹂偨浝恚?024年6月轉任中航基金督察長、代總經理。
中航基金成立于2016年,由中航證券和北京首鋼基金分別持股55%和45%。2024年12月,中航證券曾擬轉讓所持中航基金10%股權,轉讓底價7170萬元,但至今交易仍未落地。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航基金旗下共有28只基金,合計規(guī)模434.44億元,固收類產品占據主導地位,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規(guī)模合計344.69億元,股票型與混合型基金合計僅有34億元,但中航基金在近年來火爆的REITs業(yè)務上爭得一席之地,當前旗下共有中航京能光伏REIT、中航易商倉儲物流REIT以及中航首鋼綠能REIT三只產品。
年內中小公募高管變更頻繁
Wind數(shù)據統(tǒng)計,年內公募基金高管變更情況呈升溫跡象,涉及62家公募共計114人變更,包括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天治基金董事長變更以及新華基金、興銀基金等總經理變更。尤其是3月份,有超過50人變更,創(chuàng)下近三年來月度新高。
華南一位基金行業(yè)人士認為,一般來說,基金公司年度考核期結束后,往往會有一波人事變更潮,不少人會根據公司考核考評結果,作出新的擇業(yè)選擇。在近年擴容的背景下,部分職業(yè)經理人也頻繁變動,“走馬燈式”的高管并不鮮見。
一位公募資深人士表示,高管變動最重要的原因是股東方發(fā)生變化。“市場上許多基金公司,目前都是由大股東委派董事長,加上總經理市場化招聘的方式組建高管團隊?!倍麻L是公募機構發(fā)展方向的掌舵人,而總經理則需要對公司的業(yè)績負責。如果股東方本身發(fā)生變化或是策略進行了調整,那么對基金公司而言就會存在高管變更的現(xiàn)象。
除此以外,在他看來,公募機構整體數(shù)量在不斷增加,對優(yōu)秀高管人才的需求本就在不斷增長,這讓高管們有了較大的選擇空間,人員的流動也就成了一種業(yè)內常態(tài)。此外,隨著公募基金市場不斷擴容,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不少公司的高管都面臨著較大的考核壓力,這也讓高管變更愈加頻繁。不過,在他看來,長期穩(wěn)定的高管隊伍對公司總體仍是更有利的,“畢竟新的高管加入需要和平臺有一個磨合的過程,對股東方和普通員工來說都是負擔”。
排版:汪云鵬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