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震動全球金融市場 美國股債匯信用遭損耗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孫璐璐 賀覺淵2025-04-22 08:07

全球金融市場依然處在美國濫施關稅所帶來的“余震”中。

當地時間4月21日,美國三大股指開盤全線下跌,截至收盤,跌幅均超2%。道瓊斯指數近20日跌幅超8%,納斯達克指數近20日跌幅超10%。美元兌主要貨幣走軟,美元指數一度跌破98關口,現貨黃金上漲突破3400美元/盎司。

美國濫施關稅政策正對市場信心和預期產生持續沖擊,并將對美國自身經濟產生“反噬”。眾多研究機構發出警告,認為今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明顯上升,而這又將為包括美股在內的美國金融資產價格表現帶來更多拖累。

外資對美股前景判斷趨謹慎

盡管近幾日美股、美債和美元指數的暴跌有所緩和,但至今仍未從美國政府本月初宣布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陰影中走出來。

當前美股正迎來財報季,市場高度關注貿易爭端背景下美股前景。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Jerry Chen對記者表示,美國三大指數過去兩周經歷了罕見的市場波動,雖然關稅議題沒有往更糟糕的方向發展,但美股財報季的考驗卻才剛剛開始。

不少機構下修對今年美股的預期表現。威靈頓投資管理公司最新觀點認為,近期的股市拋售更多是在關稅和政策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市場對增長預期重新定價的修正過程。因此,我們預計整體每股收益(EPS)增長仍將繼續調整。

“投資者調查和股票資金流向顯示,市場對美國市場相對強勢的預期有所松動。此外,我們認為,美國的關稅政策和實施風險尚未充分反映在當前估值中。如果美國市場的關注點從增長轉向通脹,我們認為更高的利率會使得美股因高估值面臨更大的下行風險。”威靈頓投資管理公司稱。

貝萊德智庫指出,貿易局勢緊張引發風險資產下跌,市場波動或將持續一段時間。基于這一判斷,其將戰術配置周期縮短至三個月,并下調風險偏好,對美股的立場調整為“中性”。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丁志杰認為,盡管此后美國對部分國家推遲征收對等關稅,美股及全球股市有所反彈,但美國政策反復無常,影響投資者信心,近期各國股市再次轉跌。可以預見,美國政府政策的反復無常及所謂的“對等關稅”大棒威脅,美股及其他國家資本市場將持續承壓,波動性加大。

美債美元齊走弱 避險資產認可度下降

受避險情緒影響,最近兩周,美債收益率上行、美元指數走低,這種組合在以往較為少見,被市場普遍看作是全球投資者對美債的不信任“投票”,以及去美元化進程的加速。

長期以來,美債、美元分別被視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以及重要的避險資產,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推出后,美債在短時間內遭遇史詩級拋售,體現出對美國自身的反噬。10年期美債收益率9日盤中最高漲至4.5%,創下2001年以來單周最高上升幅度,30年期美債收益率也一度升破5%。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這輪美債利率變動存在海外投資者拋售推升美債利率的可能性,而引發拋售的底層因素則是美債作為避險資產的市場認可度下降。

“一方面,美債避險屬性弱化致使資本外流;另一方面,政策不確定性及反復的關稅措施,正在損耗美元及美債信用。”明明稱。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也認為,美國境外投資者拋售是造成美元走弱和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的主要驅動因素。由于美國政策突然而大幅度的變動,投資者現在可能對美國資產的可靠性產生質疑。在當前的關稅紛爭中,美國最大的弱點可能是其相對較高的債務水平和外資持有的債務。

“最近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但歐洲、中國和日本的債券收益率并未上升——這使我相信資本正在撤出美國市場。在當前環境下,投資者可能不再將美國資產視為曾經的避風港。”趙耀庭稱,去年,美國債務償還成本攀升至非常高的水平,以至于首次超過了美國國防預算總額。如果利率上升,將導致美國債務償還支出顯著增加。

Jerry Chen表示,截至4月初,美國國債總規模突破36萬億美元,今年有超過9萬億美元債務到期。如果此時因為關稅政策導致市場極端波動并引發美債市場爆雷,“債務重組”計劃或將落空。若美債市場的紅色警報無法解除,全球金融市場將繼續風聲鶴唳。

當前美元指數已跌破99,Jerry Chen預計,盡管當前位置存在一定支撐,但下行壓力依然明顯,趨勢線97附近是下方的更關鍵支撐。從長期來看,全球貿易格局的重塑意味著和美國脫鉤成為可能,這也將加速“去美元化”的進程。

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上升

美國濫施關稅對自身經濟前景也帶來“反噬”。市場擔心“美國通脹上升與增長放緩并存”,對美經濟滯漲預期升溫,疊加美聯儲政策空間收窄。VIX恐慌指數一度從15.2點迅速攀升至60.13點,創下新冠疫情以來新高,體現市場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持續擔憂。

證券時報4月15日發布的“時報經濟眼:2025年一季度經濟學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八成(80.7%)受訪者認為關稅政策將顯著加劇美國通脹壓力,導致美國經濟滯漲。

近日,華爾街機構也紛紛對美國今年的經濟前景表示擔憂。高盛最新報告預測,美國經濟今年逼近0增長,未來12個月內美國經濟陷入全面衰退的概率高達45%,并將通脹預期大幅上調至3.5%左右。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也對美國經濟的前景發出警告稱,美國經濟正面臨“相當大的動蕩”。此外,貝萊德CEO拉里·芬克警告稱,美國經濟可能已經疲軟到增長為負的程度。

丁志杰表示,長期看,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將加劇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難以有效促進美國制造業回流,無法為美國帶來持久的經濟利益,反而會損害其全球領導地位和國際聲譽,還會迫使企業重新評估成本和風險,引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布局深度重構,同時抬升長期貿易成本和融資成本。

具體來說,一是經濟主體融資成本上升與債務風險加劇。反復無常的對等關稅,增加了進口成本和貿易不確定性,引發金融市場動蕩,推高全球長期借貸成本,金融機構需要重新評估企業的信用狀況和經營風險。二是金融機構面臨信貸風險與跨境業務調整。加征關稅導致全球供應鏈重構和貿易成本上升,降低企業利潤前景,可能使企業推遲跨境上市或并購計劃,影響企業債券信用評級。三是增大金融機構風險管理難度。金融機構面臨不確定的國際金融環境,需要對風險管理模型重新校準,納入更多風險因子,考慮更多極端情景。四是各國或將被迫調整國內經濟政策應對關稅沖擊。美國對等關稅或將引發國內滯脹風險、影響全球供應鏈穩定和經濟增長預期,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也將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從中國情況看,丁志杰認為,雖然我國外貿出口和資本市場會短期承壓,但鑒于我國龐大的國內市場規模和強大的產業鏈韌性,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同時我國應對貿易摩擦的經驗更加豐富,出口結構更加多元,產業鏈完備性和供應鏈韌性也更強,應對外部沖擊更從容。

校對:趙燕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 | 亚洲一本在线AⅤ | 在线免费午夜国产网站 | 亚洲女性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AV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