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137屆廣交會開幕。
從早期以農副產品為主,到如今高技術產品占比顯著提升;從傳統“線下展銷”的單一模式,到如今“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化會展新生態;從早期“來樣加工”的跟隨模仿,到如今“原創設計”的引領潮流……廣交會火了68年,始終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金字招牌”。
“Good”“Deal”“Price”(好、交易、價格)是在廣交會上最常聽到的詞。開放的初心,創新的精神,是廣交會“不變”的底色。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華麗轉身,從價格優勢到價值創新的產品躍升,從單一產品到解決方案的服務延伸,則是廣交會以“變”謀未來的生動注腳。
開放創新底色“不變”
展品年年推陳出新,客商年年接踵而至,廣交會作為中國外貿“晴雨表”“風向標”的地位從沒有變。
“開門迎客”的決心不變。第137屆廣交會參展企業超3.1萬家。
在廣交會的展館里,西班牙采購商Ivan Linares正忙著記錄電動自行車的參數。Ivan Linares是廣交會的“老買家”,他所在的公司已經參加廣交會超過30年。“我來這里至少已經20次了,幾乎年年都來,我們來這里下訂單、看新品、看工廠。”
在Ivan Linares看來,廣交會形成了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產業鏈展示。“這里能看到電瓶車、摩托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終端商品,還能看到各種關鍵零部件,極大降低海外采購商的搜尋成本。廣交會是一個很開放的平臺,有透明的價格,也有透明的工廠展示。”他說。
創新驅動的商貿精神不變。格力電器展臺前外國客商絡繹不絕,本次格力超百款覆蓋家用、商用及工業制品領域的低碳產品亮相,向海外客商展現“中國制造”的硬核實力。開展當天的產品推介會上,格力“風不吹人”中央空調備受境外采購商歡迎。
“我們的人形機器人和四足機器人在廣交會一亮相,就吸引眾多境內外采購商及觀眾駐足。”魔法原子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魔法原子”)銷售總監田罡表示,這次來廣交會獲益匪淺。“現場已有數百家公司主動留下聯系方式,期待進行合作,更有數家行業龍頭公司與魔法原子完成現場簽約,涵蓋工業制造、電子家電等領域。”他說。
服務全球的橋梁作用不變。18場行業會議活動、約400場新品發布活動、590余場“貿易之橋”貿促系列活動,讓境外采購商見證更高水平開放的中國。截至4月15日17時,本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累計線下參會64530人。
贊嘆聲在廣交會各展區此起彼伏,境外采購商對“中國好物”展現出濃厚興趣。
以“變”謀未來
展品從農副產品到智能制造產品,參展企業數量不斷攀升,廣交會走過68年,正隨著市場需求和時代發展不斷成長,從單一貿易平臺升級為全球商貿的“超級生態”。
以服務機器人專區為代表的新設專區見證了廣交會的展品之變。本屆廣交會三期共設55個展區、172個產品專區。其中,首次在第一期增設服務機器人專區,集中展示我國“先進制造”發展最新成果。
會給咖啡拉花的機器人、會空翻的四足機器人、會游泳的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專區人頭攢動,幾十家展商帶來自家的明星產品,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境外采購商駐足互動、咨詢。
“意向客戶加了微信后,開始拉技術對接群,把他們的技術參數發過來了。”廣州里工實業有限公司行業總監馬晨辰展示了對接群記錄。據介紹,當天來咨詢的主要是境外采購商和做海外代理的境內采購商,他們的需求非常明確。
此次廣州里工實業有限公司參展的產品是“里掂F1”(輪式人形機器人)和“里掂D1”(通用人形機器人),目前已有1000個左右協議訂單。此前,“里掂D1”火出圈,它擁有多維度觸覺傳感器±0.2毫米重復定位精度的能力,能實現捏、抓、按、提、推等基礎動作和復合動作。
掃地、擦窗、割草等不同生活場景的智能機器人也在服務機器人專區集體亮相,成為本屆廣交會的“新寵”。
廣交會的展品從最初以中小商品與農副產品為主,到如今以機器人、新能源為代表的高端制造產品占比逐漸提升,展品結構發生顯著變化,高端化、智能化、定制化產品成為“中國好物”的代名詞。
采購商數量也不斷攀升,輻射到全球。截至4月13日,本屆廣交會已有近20萬名境外采購商預注冊,這些預注冊的境外采購商來自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廣交會現場,各國語言交匯,德國廚具、泰國鎖具、歐洲家具等各國產品通過廣交會銷往全球。
廣交會功能定位也從單一貿易平臺升級為全球商貿的“超級生態”。從配套服務看,本屆廣交會整合優化貿易服務展區,招引了包括跨境電商支付、物流、營銷等在內的30多家數字化服務提供商參展,便利廣大外貿企業對接合作、數字化轉型。
一名俄羅斯采購商表示,她在參展前下載了“掌上廣交會”,能夠全天候對接廣交會供應商。“這就像把整個廣交會裝進了手機,我在進展館前,就根據數字地圖生成了采購路線,這個App讓我在幾萬個展位中快速找到目標。App上還有數字廣交會,讓盛會永不落幕。”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