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密集增持回購釋放強力托底信號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杜雨萌2025-04-14 09:00

剛剛過去的一周,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市場同樣未能幸免,節后首個交易日主要指數下挫,市場情緒低迷。

面對這次市場巨震,中央匯金公司在盤中火速公告“已再次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當日收盤后,兩家國有資本運營平臺也相繼發布消息稱,已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和中央企業股票。隨后幾個交易日,不斷發聲的中央企業以及持續“刷屏”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增持、回購計劃,無不釋放出國有資本對當前A股市場的強力托底信號。

在筆者看來,中央企業在這一關鍵時期掏出真金白銀進行增持、回購,絕非簡單的情緒沖動,背后更多是來自以下三個方面的底氣。

一是基于自身對未來發展的自信。國務院國資委數據顯示,2024年,中央企業資產規模已突破90萬億元,同比增長5.9%;實現增加值10.6萬億元,完成利潤總額2.6萬億元,上繳稅費2.6萬億元。為進一步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近年來,中央企業堅持“兩端發力”,一方面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另一方面,利用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使傳統產業煥發新的增長動能。這種“傳統不棄、新興不放”的發展邏輯,使得中央企業既能守住“基本盤”,又能開啟“第二增長曲線”,為其生產經營的穩中有進提供雙重支撐。

二是緣于對自身及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自信。從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層面來看,長期以來,受場內傳統估值方法所限,以及因考核機制而導致的側重營收利潤、輕視市值管理等諸多因素影響,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時常面臨著內在價值與外在估值不匹配的現象。不過,隨著國務院國資委進一步加強對中央企業市值管理工作的跟蹤指導,尤其是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央企業的增持行為以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回購等行為,既是其做好市值管理工作的一個抓手,本質上也是一場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估值體系的“糾偏”,讓市場對其投資價值有更為充分的認知。

從A股市場層面來看,目前A股在全球股市中估值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已進入高性價比投資區間,這也為長期資金提供了絕佳的入場時機。

三是對中國經濟長期平穩向好的堅定自信。當前,我國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有所加大,但于中國經濟而言,全球最完善的制造業供應鏈體系以及龐大的內需市場,是我國抵御外部風險、保持發展韌性的關鍵。與此同時,隨著近些年我國新產業、新動能的快速成長,尤其是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爆發式增長,中國經濟增長正換上強勁新引擎。加之今年我國實施的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均為后續中國經濟的行穩致遠提供了堅實支撐。

總的來說,此次中央企業密集增持、回購,以資本之“穩”應對外部之“變”,既是應對短期市場波動的“及時雨”,亦對外詮釋了“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的真諦。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757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在线 | 欧美亚洲另类小说图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