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重工(002487)4月11日晚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8億元,同比減少12.61%;實現凈利潤4.74億元,同比增長11.46%;扣非凈利潤4.33億元,同比增長17.7%;基本每股收益0.74元。分配預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80元(含稅)。
大金重工是中國風電塔樁首家上市公司,是海上風電基礎結構及塔筒解決方案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主要生產銷售海上風電單樁基礎、過渡段、導管架、浮式基礎以及塔筒產品,為客戶提供海上風電裝備的“建造+運輸+交付”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可滿足全球不同地區海上風電項目的多樣化需求。
據了解,大金重工從十年前蓬萊海工基地的建設開始,積極推動“第二增長曲線”發展增量,即海外海上風電裝備,在近年間得到了良好的成果轉化,歐洲訂單持續放量。公司在本年持續踐行“兩海戰略”,針對全球發達國家海上風電市場高技術標準、高質量要求、高附加值的特點,不斷進行市場迭代及產品迭代,力爭在未來3~5年,達到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海上風電市場份額第一。
同時,公司正在積極布局未來的“第三增長曲線”,與國際頭部浮式基礎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并建立專門的全球浮式業務中心,積極研發下一代浮式基礎產品。公司將依托于盤錦新基地,建設自有的船舶制造基地,打造自有專業運輸船隊,搭建全球物流體系,成為打通生產、運輸的一站式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
值得一提的是,大金重工自2019年率先成功開拓歐洲海風市場,通過與國際客戶的緊密協作,在營銷服務優化、技術工藝升級、品質管控改善、運輸方案設計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2022年開始連續斬獲多個海外項目訂單,目前是亞太區唯一實現海工產品交付歐洲市場的供應商。在夯實和強化歐洲市場優勢的基礎上,公司同步著手在深遠海浮式風電基礎和全球物流體系建設方面深度布局,與全球頭部的科研機構和物流方案設計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構建新的業績增長曲線。
2024年,大金重工進一步降低盈利能力差、回款風險大的國內業務規模,實現營業收入37.80億元,同比降低12.61%,海外收入17.33億元,占風電裝備板塊收入比重近50%;同時,受益于出口海工產品高附加值帶來的高盈利,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4.74億元,同比提升11.46%;公司毛利率、凈利率連續三年持續提升,2024年實現毛利率29.83%,同比提升6.59個百分點;實現凈利率12.54%,同比提升2.71個百分點。
2024年第四季度,大金重工DAP交付模式下的首批出口海工產品交付完畢,實現營業收入14.73億元,環比提升55.07%;歸母凈利潤1.92億元,環比提升77.44%,為公司報告期內單季度最好業績。由于海外客戶回款優質,以及公司對國內業務加強回款管控,截至2024年底,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10.83億元,相較上年凈增加2.75億元;公司資產總額115.62億元,同比提升13.08%;凈資產72.72億元,同比增長5.18%;整體資產結構和盈利能力得以夯實。
2024年,大金重工進一步強化海外海上風電市場的開拓力度,結合不同國家客戶所持項目條件的需要,基于公司豐富的項目交付經驗,在技術工藝、建造實施、運輸與交付、綜合管控等方面為客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從而形成長期、可信賴的合作關系。
據海外公開信息,歐洲市場(歐盟+英國)在2024年拍賣海上風電項目合計約20GW,創下近年來單年最高拍賣量。目前,大金重工成功通過絕大多數歐洲頭部業主的合格供應商體系認證,并作為“一供”或“主供”與客戶共同推進待開發海風項目,將為公司進一步提升海外市場份額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亞太區唯一實現向歐洲批量交付海上風電基礎結構的供應商,公司2024年出口歐洲的海外海上項目發運量和交貨范圍明顯增加,實現向英國、法國、丹麥、德國等地的多個海上風電場項目交付包括單樁、海塔、過渡段等多類型海工產品,累計出口發運量近11萬噸,實現同比提升,涵蓋項目包括英國Moray West海塔項目、法國NOY單樁項目、丹麥Thor單樁項目、英國Sofia海塔項目、英國DBB海塔項目等,囊括歐洲海上風電開發頭部業主3家,所有年內批次貨物均實現如期、保質交付。
大金重工表示,公司將堅定圍繞戰略目標要求,推進“調結構”各項任務落地完成,通過進一步加速海外市場拓展、加快產能升級、優化組織和運營模式促成公司總體盈利質量的實質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