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截至發稿,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漲逾3%,北證50漲超7.7%。
今日早盤,A股大幅高開高走,北證50指數盤中再度飆升逾8%,率先收復周一大跌以來全部失地,創業板指、中證1000等最大漲幅也超過4%。超5000只個股上漲,成交保持平穩。
盤面上,消費電子、紡織制造、人形機器人、家用電器等板塊漲幅居前,電信服務、煤炭、飲料乳品、公路鐵路等板塊小幅下挫。
消費電子概念掀漲停潮
受“對等關稅”沖擊影響,近期深度調整的消費電子概念早間強勢反彈,板塊指數放量高開高走一度飆升逾8%。
卓兆點膠高開后瞬間30%漲停,隆揚電子、炬芯科技、福立旺等多股20cm封板,科森科技、工業富聯等逾20股漲停或漲超10%。
港股消費電子概念也全線大漲,TCL電子盤中最高暴漲超40%,FIT HON TENG一度漲逾28%,瑞聲科技最多亦漲超22%,高偉電子創歷史新高。
在股價遭受重挫時,多家消費電子類上市公司公布回購或增持計劃。歌爾股份今日公告,公司董事長姜濱提議回購部分公司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此次回購的資金來源為公司自籌資金或其他合法途徑籌集的資金,回購總額預計在5億元—10億元。歌爾股份早間以漲停價開盤。
值得注意的是,這距離歌爾股份上次宣布回購不到兩個月時間。此前,2月底,該公司曾表示,公司控股股東歌爾集團表示將在未來六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介于5億—10億元之間,興業銀行濰坊分行為此提供了不超過9億元的專項貸款支持。
藍思科技亦宣布,回購5億—10億元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上限為35元,并計劃在未來適當時機將其用于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立訊精密則稱,董事長王來春提議進行股份回購,回購總額預計在10億—20億元。同時,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長王來勝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預計在2億—3億元。
華安證券指出,蘋果仍有較高的關稅豁免可能性,而且即使最終仍受關稅影響,總體也可能處于可控范疇。蘋果鏈公司股價短期經歷了較大幅度回調后,悲觀預期已經有所釋放,繼續看好蘋果鏈公司。
中國紡織制造業優勢明顯
同樣受關稅政策影響而重挫的紡織制造股早間也大幅反彈,板塊指數盤初高開后直線拉升,一度飆漲逾9%。板塊內所有個股飄紅,萬事利連續第2日20%漲停,南山智尚、華利集團、嘉欣絲綢等漲停或漲超10%。
雖然特朗普希望通過增加關稅,來讓制造業回流美國,但從機構研究來看,中國紡織制造業優勢明顯,在產業鏈中的地位不可動搖。
美國時尚產業協會(USFIA)統計顯示,中國占據美國服裝進口總量的32%,與越南(21%)、孟加拉國(9%)共同構成三大支柱。而整個亞洲的低成本生產商都在承受關稅沖擊,美國進口商很難在短期內尋得替代供應商,在未來一段時間必定面臨商品漲價的陣痛。
USFIA還表示,美國本土服裝生產微乎其微。目前,美國只有2.5%的服裝和1%的鞋類為本土制造,且集中在高端定制領域。其人工成本是中國東莞的8倍,即便考慮關稅因素,本土生產仍無價格競爭力。
更關鍵的是產業配套缺失——全美紡織企業不足300家,無法滿足面料供應需求,即使品牌有意將生產轉移回美國,也將面臨一系列嚴峻障礙,包括勞動力短缺、專業技能斷層、原材料供應鏈缺失以及基礎設施不足。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也指出,中國憑借完備的產業鏈(從紗線加工到成衣制造)、高效的物流網絡(寧波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4年全球第一)和數字技術應用(紡織業自動化率達63%)保持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國信證券認為,服裝鞋履為非標低值的商品,生產端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同時也由于商品非標,流通環節占據大部分成本費用,普遍有5倍加價倍數。面對加征關稅,供應鏈承擔能力極其有限,回流美國可能性較低,預計主要由消費者承擔絕大部分成本。如果高額關稅最終實施,對優質代工制造企業的影響幅度也較低,而事件以來的跌幅已經超過20%,具有底部布局的價值。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