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間,華鼎股份(601113.SH)披露2024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5.21億元,受跨境電商板塊剝離影響同比下降,但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06.27%至4.89億元,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近190%,全面反映出主業經營質量的大幅改善。
年報數據顯示,華鼎股份2024年錦綸板塊收入同比增長14.3%至58.76億元,占比提升至主營收入的近八成,成為利潤增長的主要驅動。同期,該板塊毛利率提升2.5個百分點至14.05%,顯示出公司在高端民用絲領域的議價能力持續增強。
產銷方面,公司全年錦綸絲產量達30.39萬噸,同比增長17.56%,銷量達到30.09萬噸,同比增長11.9%,產銷率穩中有升,庫存控制合理。產能提升主要受益于江西集好等子公司產能釋放,以及設備利用率的優化。同時,公司加大定制化產品投入,推出多個細旦、高F、高彈性產品,有效拓展運動服、內衣、功能性戶外服飾等中高端市場。
與此同時,公司進一步加強對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掌控,通過吸收合并五洲新材、推進新產能布局等方式優化組織架構與產能配置。2024年,公司啟動兩個總投資合計近20億元的錦綸長絲項目,分別為“年產6.5萬噸高品質差別化錦綸PA6長絲項目”與“年產6萬噸PA66長絲項目”,將有效增強其在中高端錦綸市場的供給能力,鞏固其作為國內民用錦綸領先企業的地位。
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綠色可持續理念貫穿全局
作為國內錦綸行業科技轉型的代表性企業之一,華鼎股份持續推進“智改數轉”工程,夯實智能制造基礎能力。公司打造的“華鼎五洲錦綸纖維未來工廠”已成功入選浙江省“未來工廠”名單,成為錦綸行業數字化變革的重要樣板。工廠全面融合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推動從原料進廠、車間生產、物流出庫到客戶交付的全過程數字化、可追溯。
在工廠自動化與系統集成方面,公司構建了以“精益標準化、流程自動化”為基礎、“智能決策、動態調度”為核心的柔性化生產體系,實現“自感知、自診斷、自優化、自決策、自執行”的智能閉環。此外,公司“精準配送”“智能倉儲”系統成功入選國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案例,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與客戶響應速度。
綠色轉型亦是華鼎股份的重要戰略方向。2024年,公司持續推進環保材料替代與循環資源利用,在廢絲造粒、再生錦綸、原液著色纖維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其中,自主開發的再生錦綸產品已獲得GRS全球回收標準認證和中國化纖行業綠色纖維(GF)標志,廣泛應用于高端內衣、戶外運動、家居休閑等消費品領域,綠色品牌形象日益深化。
科技創新筑牢護城河,高端定位描繪成長藍圖
2024年,華鼎股份持續深化科技研發體系建設,在“研發+工藝+市場”一體化平臺推動下,形成了從基礎研究、工程轉化到終端應用的閉環創新機制。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9.18%,達到1.79億元。公司旗下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等多個創新平臺,構建起以原創性技術驅動產品升級的發展路徑。
在產品端,公司已形成以錦綸6與錦綸66為核心的雙軌矩陣,涵蓋差別化纖維、功能性纖維、綠色纖維、空氣包覆纖維、太空纖維等六大系列、上千種產品,服務覆蓋從基礎內衣、運動服飾到高性能防曬、防護材料的多個細分賽道。依托先進設備與定制化工藝,公司為多家國際知名運動、戶外品牌提供差異化產品解決方案,客戶黏性持續提升。
同時,公司高度重視未來產能戰略。擬通過定向增發募集資金不超過7.08億元,用于投建“年產6.5萬噸差別化錦綸PA6項目”。該項目定位于高品質差別化領域,將顯著增強公司產品技術含量與附加值,提升市場定價能力和整體抗周期能力,助力華鼎股份在新一輪行業升級浪潮中站穩高地。
在行業層面,隨著紡織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升級,國家鼓勵發展功能性化纖與可持續纖維材料,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和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作為擁有完整創新鏈條和先進制造體系的行業龍頭,華鼎股份無疑將在此輪轉型中受益顯著。
回顧全年,華鼎股份以聚焦主業為核心戰略主線,完成從多元化向專業化的轉型,交出一份利潤增長與資產結構同步優化的答卷。在全球纖維產業高端化、綠色化趨勢日益顯著的背景下,公司持續加碼差別化、高性能、環保錦綸布局,有望在國內外錦綸市場中持續擴大份額,釋放更大成長潛力。未來,隨著新建項目逐步落地,技術與產能形成協同,華鼎股份有望步入新一輪成長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