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兩市股指股指盤中發力上揚,滬指漲超1%,北證50指數大漲近5%。截至收盤,滬指漲1.58%報3145.55點,深證成指漲0.64%報9424.68點,創業板指漲1.83%報1840.31點,上證50指數漲2.28%,北證50指數漲4.82%,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16536億元,較此前一日增加約350億元。行業方面,農業、食品飲料、零售板塊爆發,釀酒、銀行、保險、半導體等板塊上揚,中特估、稀土等板塊活躍;汽車、家電、紡織服裝等板塊疲弱。
華西證券指出,短期來看,A股在1—2個交易日迅速定價了關稅帶來的基本面沖擊預期,投資者悲觀情緒集中宣泄后,市場的韌性將逐漸顯現。近期央行、金融監管總局、匯金公司集中出臺穩市舉措,同時匯金、社保基金等“真金白銀”入市增持A股,體現了政策“防風險、穩定資本市場”的決心,有利于穩住市場風險偏好,A股在當前位置有較強的支撐。行業配置上,以低估值與擴內需的板塊為主,如:銀行、公用事業、食品飲料等。主題方面,建議適度關注:農林牧漁、軍工等。
今日投資機會解析
電子自主可控重要性再度提升
近日市場避險情緒濃厚,最近三個交易日電子板塊跌幅約15%。
中信證券認為,在當前時點,自主可控繼續成為重要且緊迫的任務,短期模擬芯片方向最受益,長周期維度下低國產化率細分賽道均有望受益。另外,預計受益于科技強國趨勢,科技產業領域會出現更多自上而下的資源整合趨勢,加速解決卡脖子問題。為解決需求問題,未來中國民族品牌出海,拓展美國以外的市場仍是大勢所趨,配合民族品牌出海的全球化布局的供應鏈龍頭中長期也有望受益于品牌端格局洗牌趨勢,同時受益于國內高效率的成本優勢。
國防信息化與智能化建設有望提速
黨的二十大明確要求加快智能化作戰力量發展,我國“十四五”規劃強調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政策層面,國防預算連續三年保持7.2%增速,2025年作為“十四五”收官之年,軍工訂單回暖預期強烈。
中信建投證券指出,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持續動蕩,我軍國防支出有望保持較快增速。當前我國國防信息化建設雖取得突破,但在系統化協同、全球化信息支援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優化。AI+軍工領域,我軍已形成獨特優勢,但仍存在持續完善空間。軍工通信作為連接指揮系統與作戰單元的核心紐帶,在信息化與智能化發展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建議關注軍工AI、衛星互聯網、軍用無線通信、北斗、相控陣雷達等相關產業鏈機會。
乳制品有望迎來消費復蘇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已提出“發放育兒補貼”,呼和浩特市已于2025年3月率先實施育兒補貼政策,并為產婦每人每天提供“一杯奶”。
方正證券認為,由于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影響我國出口,促內需政策較為迫切,育兒補貼相關政策或有望加速落地于各地實施,乳制品需求有望得到顯著提振。若育兒補貼等相關刺激政策在各地實施,或將優先利好區域龍頭乳企,同時全國化綜合類乳企也將受益。
其他影響市場的消息
社?;穑航趯⒗^續增持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4月8日發布公告表示,始終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在積極開展股票投資的同時實現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中國誠通:擬使用專項再貸款資金1000億元增持
中國誠通4月8日消息,當日,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決定,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和中國證監會關于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的相關規定,中國誠通擬使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資金1000億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同時,繼4月7日增持股票資產后,4月8日,中國誠通旗下誠通金控和誠旸投資繼續大額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和中央企業上市公司股票,促進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上海、浙江國資出手
4月8日,上海市國資委正式發布《關于加強我市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支持監管企業和上市公司用好各類市值管理政策和工具,包括健全常態化市值維護機制,推動股票回購增持作為基礎性制度安排,建立股價異常波動快速響應機制等。
同日,浙江省國資委透露已于4月7日聯合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浙江證監局召開省屬國有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工作座談會,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大力支持省屬國有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據悉,浙江省國資委全力支持省屬企業加大股票回購增持力度,要求破凈、低市值、低股價的上市公司,盡快制定市值提升計劃。
上交所召開證券經營機構座談會
4月8日,上交所召開專題座談會,與長江證券、東方證券、東吳證券、廣發證券、國聯民生、國泰海通、申萬宏源、天風證券、興業證券、中信證券10家證券經營機構代表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與會機構一致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面對當前不確定性因素有所增加的市場環境,一定要堅定信心、勠力同心,保持定力、凝聚合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齊心協力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工信部:加強新興產業標準建設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的通知》,圍繞協同推進標準與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實施,以標準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標準支撐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以標準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以標準筑牢產業發展安全底線,以標準促進產業全球化發展,提升行業治理現代化水平等七方面提出26項具體舉措。
《通知》提出,落實光伏、鋰電池等產業標準體系,加快先進光伏、新型儲能、高性能鋰電池等重點產品分級分類標準制修訂,加強智能光伏、鋰電池回收利用、顯示模塊環境適應性等關鍵技術標準攻關,以高標準帶動關鍵材料、技術、產品研發。開展稀土、超硬材料的關鍵工藝、面向重點應用的制品標準研制。推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整車、關鍵部件、系統、智能網聯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標準研制。開展風電裝備產業標準體系研究。完善第五代移動通信(5G)標準體系,推動5G輕量化、5G毫米波、天通衛星功能等智能終端標準制定。加強未來產業標準建設。開展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先進計算、未來顯示、未來網絡、新型儲能等標準研究。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