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個股“披星戴帽”!公募基金如何“避雷”?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林喬2025-04-05 13:26

年內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且隨著年報的漸次披露,部分上市公司也即將迎來“披星戴帽”。值得一提的是,除了ETF等被動資金外,公募基金的布局十分謹慎,對有經營風險的公司早已“敬而遠之”。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新“國九條”的實施,常態化退市機制的鞏固深化,將加速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這也對公募基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強化風險意識和規避能力,提高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能力。

匯金科技股價三天腰斬

3月28日晚間,匯金科技發布業績預告修正的公告:匯金科技扣除非營業收入由此前公司預計的1.01億元至1.03億元,修正為8885萬元至9380萬元;凈利潤從預虧1450萬—1980萬元擴大至1720萬—2220萬元。

根據2025年1月1日起實施的退市新規,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三者孰低為負值,且扣除后的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該公司股價隨即應聲下跌,截至4月2日收盤,匯金科技已經連續三日“20cm”跌停,下跌幅度超過49%,幾近腰斬。

資料顯示,匯金科技的主營業務是運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動態密碼、邊緣計算、安全加密等技術,為金融行業客戶提供運營管理、風險控制、網點轉型等“云+端”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被納入互聯網金融概念股。

作為去年“互金概念”的牛股,匯金科技在去年9月份行情啟動之后,股價從7元左右躍升至68元,在二級市場頗為吸睛。且因該股位列“金融科技”“中證2000”以及“信息安全”等多個指數,因此還有多家公募基金旗下ETF被動配置該股,Wind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16家公募基金新進超220萬股,此外還有個別主動權益類產品對匯金科技亦有布局。然而,雖然股價巨震,但匯金科技當前市值僅有72億元,位居金融科技指數第28位權重股,因此對指數走勢和ETF凈值影響有限。

主動權益基金對風險股敬而遠之

隨著年報的漸次披露,年內已有多只個股因財務風險或重大違法類退市風險被施以“ST”,如此前的晨鳴紙業、中青寶以及東方集團等。

3月16日晚間,元宇宙概念股中青寶披露兩份公告:一是確認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調查顯示,公司存在兩大違規事實:首先是系統性財務造假:2019年—2021年間,全資子公司寶騰互聯通過虛構業務虛增營收成本,利潤總額被刻意操控。經測算,虛增收入規模或超2億元,占當期營收比例最高達15%,其行為已涉嫌構成證券法認定的虛假陳述。

其次,2024年4月19日已知悉實際控制人張云霞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但公司遲至3個月后的7月26日才披露,嚴重違反證券法第八十二條關于重大事項及時披露的規定。對此,監管部門對ST中青寶及實控人夫婦李瑞杰、張云霞等多名高管處以警告及合計1470萬元罰款,并自2025年3月18日起對公司股票實施“ST”處理。

公司股價3月17日復牌首日即遭遇20%跌停,并在隨后的交易日內繼續放量大跌,截至發稿,十多個交易日內已經跌約40%。

公募基金對于該股的布局,除了多只游戲相關的ETF以外,主動權益類基金先知先覺并無涉獵。據季報數據,自該股上市以來,基金持股比例最高的季度也僅有去年末的3.89%,且均為ETF等被動資金。此外,ST香雪、ST朗源等個股均是類似情況,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均不見主動權益基金的身影,華南某明星基金經理則持有少量ST聯創股份,但對基金凈值影響忽略不計。

年內被實施ST且跌幅之最當屬*ST普利,該股股價去年一度觸及32.5元,且截至2023年末多家公募基金以及社保基金均重倉該股,但因2023年年報“難產”,公司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隨即開始了漫長的陰跌。且在下行途中,機構爭相賣出,截至去年末已無公募基金持有該股。步入2025年,該股繼續下跌63.44%。

基本面是公募關注焦點

華北某公募基金對記者表示:“近期那些被ST的股票,大多數公司質地很差,在前期一般我們也不會入庫。”但他同時表示,如果持有的個股“爆雷”或被冠以ST,那也會擇機選擇斬倉。

華南公募人士介紹,一只股票從被公募基金發現,到最終買入布局,實際上有比較復雜和嚴肅的過程。通常情況下,大公募對于上市公司的股票池會細分為基礎股票庫、備選股票庫、核心股票庫以及風險股票庫,針對一些合同有明確投資范圍限定的產品,還會有風格股票庫和禁止庫的安排。總體上,入池也是一個層層篩選、逐級淘汰的過程。拿其中最為關鍵地從備選庫到核心庫的過程來說,研究員要針對備選庫內的好股票提交最近一段時期內的深度研究報告,經過研究部負責人審定后,組織召開投研聯席會議,大比例獲得通過后,才有可能入池到核心庫中。

“但進入核心庫也并不意味著一定會被公募基金買入,這個還要根據基金經理對這只股票的判斷以及與產品風格的契合度等因素來考量。在這個層層篩選的過程中,基本面是最重要的標準,流動性也是入庫的應有之義。”因此經過上述幾輪環節的淘汰,基本面較差或經營情況面臨風險的ST股早已被篩選殆盡。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新“國九條”的實施,常態化退市機制的鞏固深化,將加速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這也對公募基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強化風險意識和規避能力,提高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能力。

責編:楊喻程?

排版:劉珺宇

校對:王蔚??????

責任編輯: 劉少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尤物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 |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夜夜高潮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