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季萬億派現啟幕:21家百億級分紅企業領跑 需警惕“掏空式”分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楊坪2025-04-02 10:05

隨著2024年A股年報緊鑼密鼓地披露,上市公司紛紛亮出大手筆分紅預案,掀起新一輪投資者回報熱潮。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A股市場已有821家上市公司拋出2024年度分紅預案,現金分紅總額高達1.01萬億元。

其中,工商銀行、中國移動、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四家企業現金分紅總額均超過500億元,分別達到586.64億元、535.78億元、515.02億元、504.4億元。

新“國九條”明確,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也鼓勵董事會根據公司發展階段和經營情況,制定并披露中長期分紅規劃,增加分紅頻次,優化分紅節奏,合理提高分紅率,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在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的雙重推動下,A股上市公司分紅意愿顯著提升,呈現出“三高”特征:分紅金額高、分紅比例高、分紅頻次高。市場分析人士預測,至4月底A股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A股企業現金分紅金額有望再創新高。

21家上市公司年度派現破百億

此前,在全國兩會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證監會主席吳清介紹,2024年全市場分紅達到2.4萬億元,分紅金額創歷史新高。超300家上市公司在今年春節前2個月實施分紅,金額超3400億元,創造了歷史紀錄。

“算了一下,市場的分紅回購已遠超IPO、再融資和減持的總規模,滬深300指數股息率達到3.4%,投資和融資更加協調的市場生態正在加快形成。”吳清表示。

進入3月,A股市場分紅熱潮持續升溫。從目前已披露的2024年度分紅預案來看,合計119家上市公司派現金額超過10億元,21家企業派現金額超過百億元,央國企是分紅主力。

從行業分布來看,銀行、煤炭、石油石化、交通運輸、家電、食品飲料等依然是A股的分紅大戶。2024年度現金分紅超過10億元的119家上市公司中,有15家來自銀行,有8家來自券商,有7家為交通基礎設施企業,這三個行業共同構成A股分紅的第一梯隊。建筑與工程、家電和機械行業緊隨其后,各有6家企業派現金額超過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積極分紅的上市企業中,有不少是多次派現,即在本次年度分紅前,還曾進行過中期分紅、季度分紅或特別分紅。其中,有19家公司在2024年度累計宣告的分紅次數達到3次。

較典型的如歌爾股份,其在2024年中報披露時,曾進行每10股派0.5元(含稅)的中期分紅,合計派現1.69億元。此后,其又在2024年三季報披露后,向全體股東實施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含稅),累計分紅3.44億元。此次2024年年報披露后,歌爾股份又推出了每10股派發現金1.5元(含稅)的年度分紅方案,擬派現5.18億元。三次利潤分配,歌爾股份累計現金分紅金額高達10.3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企業承諾中期分紅及多次分紅能夠平衡股東回報與資金需求,可以響應監管號召與市場趨勢,也能更好滿足外資偏好。企業若現金流充裕,中期或多期分紅可縮短回報周期,提升投資者信心。另外,境外投資者重視穩定分紅,多次分紅可吸引長期資金,如外資持股的化工、電子行業企業更傾向高頻次派息。

如果從2024年全年已宣告的分紅金額來看,截至目前,A股市場合計有1609家企業現金分紅,宣告總金額合計1.7萬億元,其中,工商銀行、中國移動、建設銀行三家企業2024年宣告的累計分紅金額超過千億。

綜合全年來看,已披露2024年度分紅計劃的企業中,有47家企業股息率超過5%,其中東方雨虹和中遠海控股息率超過10%。

據了解,中遠海控在2024年兩度宣告分紅。2024年末期,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1.03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約161.31億元(含稅)。加上中期已分配的現金紅利,本年度公司累計現金分紅總額約244.31億元,占全年凈利潤的比例約50%。

警惕“掏空式”分紅

分紅能力強的上市公司更易獲得資金青睞,形成資源向優質企業集中的效應,但業內人士認為,也需要防止出現掏空式分紅或影響上市公司正常經營的大比例分紅行為。

近日,東方雨虹、金域醫學、雙匯發展等“高現金分紅”引發市場關注,被投資者質疑為“掏空式”分紅。

東方雨虹2024年年度權益分配預案顯示,公司在2024年凈利潤暴跌的基礎上,以總股本238866.91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18.50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44.19億元(含稅),不送紅股,不進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然而,公司2024年上半年已派發現金紅利14.62億元(含稅),疊加此次分紅預案,公司2024年現金分紅高達58.81億元。

東方雨虹年報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80.56億元,同比下降14.5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8億元,同比大幅下降95.2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24億元,同比下降93.28%。

換句話說,東方雨虹的全年累計分紅是同期歸母凈利潤的54倍。

截至2024年報告期末,東方雨虹賬面現金(貨幣資金與交易性金融資產)為77.97億元,剔除受限資金及計劃現金分紅資金,公司賬面現金大約剩下30億元左右。而2024年期末,公司僅短期債務高達55.39億元。

此外,雙匯發展在收入四連降,凈利潤創三年來新低之時,也拋出了一份近100%的現金分紅方案。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595.6億元,同比微降0.6%;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9億元,同比略降1.3%。但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7.5元(含稅),共計發放現金約26億元。

而2024年中報時,雙匯發展也送出每10股派6.6元(含稅)的分紅方案,派現金額合計為22.87億元。由此,全年公司累計分紅金額達到48.87億元,占到了雙匯發展歸母凈利潤的97.9%,基本實現“掏空式”分紅。

《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2023年修訂)》等規范性文件明確指出,加強對異常高比例分紅企業的約束,引導合理分紅。強調上市公司制定現金分紅政策時,應綜合考慮自身盈利水平、資金支出安排和債務償還能力,兼顧投資者回報和公司發展。對資產負債率較高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不佳,存在大比例現金分紅情形的公司保持重點關注,防止對企業生產經營、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田利輝認為,投資者應注重持續性和穩定性、分析公司財務健康狀況、明確行業特點和清晰政策動向。要選擇那些具有持續穩定分紅記錄和分紅戰略清晰穩定的公司,而不是單純追求一次性高額分紅的公司。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成a人v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