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證指數”)正式發布中證分行業可轉債及可交換債指數系列和上證分行業可轉債及可交換債指數系列,為市場提供多樣化投資標的與業績基準。據悉,該批指數主要選取工業、原材料和可選消費等細分行業可轉債及可交換債作為各指數樣本,以反映相關行業可轉債及可交換債的整體表現。
前期,中國證監會印發的《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持續豐富債券ETF產品供給,更好滿足場內投資者低風險投資需求”。此次可轉債及可交換債指數系列的發布,不僅是對優質指數供給的持續強化,也有助于不斷豐富指數產品體系。從長遠來看,這更為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渠道,有助于構建資本市場“長錢長投”的生態環境,壯大理性成熟的中長期投資力量。
債券類指數供給同比大增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可轉債及可交換債指數系列共計包含6條指數,即上證工業可轉債及可交換債指數、上證原材料可轉債及可交換債指數、上證可選消費可轉債及可交換債指數、中證工業可轉債及可交換債指數、中證原材料可轉債及可交換債指數和中證可選消費可轉債及可交換債指數。
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隨著上述6條指數“入列”,年內發布的債券類指數累計已達136條,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466.67%。
債券類指數顯著增長背后,有著多重驅動因素。一方面,政策對債券指數供給的扶持力度持續增強,為債券指數發展營造了良好政策環境。例如,《行動方案》從持續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加快優化指數化投資發展生態、加強監管防范風險等方面入手,著力推動資本市場指數與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債券市場整體表現較好,收益率穩步上揚,成功吸引眾多機構與個人投資者的目光,使得債券指數需求顯著增加。同時,債券本身具有相對穩健的特性,與場內投資者追求低風險投資的需求高度契合。
此次發布的指數系列在指數樣本選取上有著嚴格的標準:僅納入在交易所上市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和可交換公司債券,并且要求其正股不能為ST、*ST股票,私募品種不在考慮范圍之內,債券幣種限定為人民幣;在信用評級方面,需達到AA及以上;從剩余期限來看,要在1個月以上。
中證鵬元資深研究員張琦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轉債本身也具有更強的穩定性。可轉債穩定性好于股票,在股票上漲時,可轉債價格隨股票價格上漲,雖然可能略低于正股漲幅,但收益一般高于債券利率。同時,可轉債提供本金保障,減少了在市場下行時的風險。
債券ETF產品快速擴容
債券類指數供給大幅提速,為債券ETF產品的快速擴容與創新發展提供了支持。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市場上共計有29只債券ETF產品。其中,有8只產品為年內成立,“上新”數量創歷年之最。
值得注意的是,年內“上新”的8只債券ETF還是我國首批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首批獲準發行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的8家公募基金之一,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過去,我國指數化投資產品主要集中在股票指數基金領域,債券指數基金的種類相對較少。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的推出,填補了我國債券指數基金市場的空白,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有助于推動指數化投資產品的多元化發展。
展望未來,《行動方案》提出,“穩妥推出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研究將信用債ETF納入債券通用回購質押庫,逐步補齊信用債ETF發展短板”。基于此,債券ETF產品在未來持續擴容的趨勢已清晰可見,有望為資本市場帶來更多活力與機遇。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債券ETF產品的不斷推出,有利于投資者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選擇契合的指數基金產品,構建更個性化的投資組合,還有助于投資者運用更加多樣化的投資策略。更進一步來看,債券ETF衍生品也將逐步豐富,進而助力投資者運用套期保值策略,對沖市場風險,鎖定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