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DeepSeek、機器人等方面科技創新進展備受市場關注。大量科技創新的背后,資本市場發揮了積極的支持保障作用。
以深市為例,經過多年發展,深交所成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培育了一批聚焦主業、堅守創新、業績優良的優質科技企業,持續助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在產業變遷、經濟轉型發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寧德時代一次次實現全球領先的技術突破。2021年,發布第一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達全球領先水平;2023年,發布凝聚態電池,最高能量密度500Wh/kg,可應用于民用電動載人飛機,此外,自研一站式重卡底盤換電解決方案——騏驥換電推動重卡行業轉型升級;2024年,發布了神行超充電池,實現充電10分鐘,神行八百里,正式開啟新能源汽車超充時代。
三環集團的MLCC產品在高容量、小尺寸兩個技術發展方向上取得重大進展,實現介質層膜厚技術從5微米到1微米的技術突破和完全量產,有力地促進國內高端電子元件產業鏈的發展完善。新產業推出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MAGLUMI X8為全球率先達到單機測試速度600個測試/小時的化學發光免疫儀器。
作為電機行業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力爾多年來專注于電機與驅控領域,有著近三十年的電機及智能驅控技術的研發和制造經驗,掌握了電機、驅動系統、智能控制系統的核心技術,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深市上市公司堅持科技創新,原創性技術產品和顛覆性研發成果持續涌現。
科力爾董事長聶鵬舉表示,公司大力投入研發和關鍵技術,高性能電機和控制技術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堅持自主研發為主,外部合作為輔。當前已在湖南、深圳、蘇州及日本等地部署了多個研發中心和高科技實驗室,同時加強與瑞士、日本、以色列等國外科研機構的技術交流和合作,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作為國內光纖激光器行業的龍頭企業,銳科激光在2024年完成全球首臺200kW超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簽約銷售,亮度、性價比、切割板厚和速度均為全球行業第一,將國內光纖激光技術推向新的制高點。銳科激光副董事長、總工程師閆大鵬表示,銳科激光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等多維度舉措,積極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公司重點產品研制穩步推進,研制出200kW超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電光轉換效率超過50%的12kW光纖激光器、100W高能量固體綠光激光器、250W摻銩光纖激光器等一系列國際和國內領先產品。
拓斯達深度研發控制器、伺服驅動、視覺系統三大底層技術,打造以核心技術驅動的智能硬件平臺。在數控機床領域,公司的五軸數控機床產品競爭力明顯。拓斯達董事長兼總裁吳豐禮表示,公司自設立以來始終視研發為公司的生命線,研發體系日益完善,核心研發人員隊伍不斷補充新鮮血液,形成了良好的研發機制和研發團隊文化。目前,公司已自主研發掌握了控制器、伺服驅動、視覺系統的核心底層技術,逐步實現核心零部件進口替代。
資本市場持續賦能
“美的集團歷史上的高速發展,始終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幫助與支持。”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鐘錚表示,美的集團2013年實現集團整體在深交所上市,在資本市場助力下,通過內生發展、戰略收購以及合資合作的方式,不斷提升運營和盈利能力,至2023年度,十年間公司營業總收入增長2倍,凈利潤增長3倍,經營性現金流增長超過4.5倍,在一定規模基礎上實現高質量快速發展。
資本市場能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發揮重要支持作用。美的集團是典型案例,公司高速發展背后,是資本市場支持下持續研發投入。
數據顯示,美的集團上市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19—2023年累計研發投入近600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研發投入114億元,同比增長15.9%。截至2024年6月,美的已有16個國家級科創平臺,包括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國家雙跨平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整合產業鏈資源、拓展業務邊界,也是資本市場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式。
美的集團在深交所支持下,開展多領域并購(如吸并小天鵝、收購德國機器人與自動化上市公司庫卡集團等),快速擴展智能家居業務產品線并實現業務多元化,整合了技術資源,形成覆蓋智能家居、新能源與工業技術、智能建筑技術、機器人與自動化以及健康醫療、智慧物流為一體的全球化科技集團。
美的集團只是眾多案例中的一個。
聶鵬舉表示,上市以來,科力爾融資渠道拓寬,進一步投入前沿技術研發,進而加速突破電機領域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助力公司科技創新。
“創業板對企業的上市門檻相對較低,更注重企業的成長潛力和創新能力,給了拓斯達這類創新型、高成長性的企業接入資本市場的機會,從而能夠幫助公司把握行業發展契機,兌現成長和創新成果。”吳豐禮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把握人工智能發展趨勢,運用好資本市場工具補齊公司在人工智能生態下的技術、硬件短板,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