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經濟”升溫 國貨美妝龍頭“跑步”入局香氛賽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朱藝藝2025-03-25 09:49

以香水、香氛、香薰產品為代表的“嗅覺經濟”,眼下正在成為美妝行業的一個新風口。

近日,上美股份(02145.HK)旗下品牌韓束將推出紅運香氛系列,正式進軍香氛賽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系上美股份方面獲悉,“相關產品有望計劃在今年年底上市”。

從行業看,國貨美妝龍頭大有集體“跑步”進入香氛賽道的趨勢。2024年年底,“港股彩妝第一股”毛戈平(01318.HK)備案了13款香水,首次開拓香水品類;老牌美妝日化企業上海家化(600315.SH)則在2022年投資香氛香薰品牌“節氣盒子”。

資本市場對香氛品牌的關注,也從側面反映了市場的火爆。

法國美妝巨頭歐萊雅集團于2024年2月投資了國產香氛品牌觀夏,更早之前的2022年,還投資了另一國產香氛品牌聞獻。

此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野獸派、氣味圖書館、RE調香室、melt season等香氛品牌均已獲得機構融資。

加大布局

不少年輕消費者越來越熱衷于讓香氣填滿日常生活的角落,國貨美妝龍頭,也紛紛嗅到了其中的新興機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上美股份旗下品牌韓束即將推出的紅運香氛系列,包含了香氛、蠟燭、香水、香膏、香薰等多個品類。

布局香氛賽道,或許只是韓束擴展品類的一個開始。上美股份創始人兼CEO呂義雄對外表示,韓束將打造多元化的產品體系,不只是做護膚,香氛、洗護、彩妝、男士、身體護理等品類都會去做。

“港股彩妝第一股”毛戈平也在探索香氛品類。2024年12月剛剛登陸港交所上市的毛戈平,就在招股書中透露,在彩妝和護膚品兩大品類之外,“我們的產品開發計劃包括探索新的產品類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信息,2024年12月,毛戈平備案了13款香水產品,名稱富有詩意,分別為空山、繁花傾慕、豆蔻晨光、龍涎焚香、默夜、扶光、拂曉玫瑰香、花朝等等。

此外,查詢官網,毛戈平已經推出了“國韻凝香”系列香水,包含玫瑰、鳶尾和牡丹為主題的3款限定版香水,售價均為1280元/110毫升。

對于布局香水香氛的進展,毛戈平相關知情人士稱,“更多信息要等待后續發布”。

上海家化則在2022年參與了香氛香薰品牌“節氣盒子”的Pre-A輪融資。

對于投資“節氣盒子”,上海家化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香氛品類作為近幾年高速增長的機會賽道,公司十分看好香氛市場前景,并期望借此獲得外延式增長機會,與目前主力賽道進行互補。”

在香氛賽道,福瑞達(600223.SH)通過參股香料企業伊帕爾汗切入。

福瑞達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伊帕爾汗在原料端聚焦芳療專業級別單方精油,2025年計劃推出多款單方精油;在香氛端延續“健康香氛”定位,計劃開發創新場景化嗅覺方案;在護膚端也計劃推出情緒護膚代表產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從美妝電商運營服務商悠可集團了解到,其不僅與多個國際香水品牌推進合作,包括西班牙美妝時尚巨頭PUIG集團旗下潘海利根、阿蒂仙之香等品牌,還在2021年投資了國產香水品牌“RE調香室”。

新的突破點?

“工作壓力大,使用香氛可以舒緩情緒。”在社交平臺上,有消費者表達了自己選擇香氛的理由。從趨勢看,不少年輕消費者以“悅己”為核心,追求香水提供的“情緒療愈”,逐漸養成用香習慣。

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預測,2021年~2025年中國香氛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1.78%,2026年中國香氛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億美元(約合362.83億元人民幣)。

尤其是在護膚、美妝賽道競爭極為激烈的背景下,溢價率較高的香氛產品,成為不少美妝企業的業績突破點。

“如今香水已經成為增速最快的品類之一。”談及對觀夏的投資,歐萊雅集團首席全球增長官費博瑞曾表示。

事實上,在不少國際美妝巨頭們的最新財報中,香水品類是為數不多的一抹亮點。

以Puig集團為例,2024年前三季度,其香水和時尚業務板塊增長10.9%至25.3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5.5億元),為公司貢獻了73%的總營收。

此外,科蒂集團2025財年H1(2024年7~12月)凈收入244.23億元人民幣,按LFL(即like-for-like,指按可比計算)增長2%。

科蒂集團首席執行官Sue Nabi(蘇·納比)表示,盡管全球美容市場增速有所放緩,但香水品類表現依然強勁,成為公司業務的重要驅動力。“2025財年H1,科蒂的高端香水和大眾人氣香水均實現銷量增長,其中Hugo Boss、Burberry、Chloe和Marc Jacobs等品牌表現尤為突出。”

需要指出的是,與國際品牌主打天然植物成分的花香、果香等不同,國產香氛品牌結合中國古代文人雅士“用香”的文化傳統,差異化打造木質香、藥香等“東方香”,迎合國內消費者的東方文化情結。

那么,面對千人千香的需求,消費者更愿意為誰的“香氣”買單?

“國際品牌依托百年調香體系,能將文化轉化為消費者可感知的氣味敘事,而國內品牌正處于探索期,仍需加強產品創新和場景體驗。”有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指出。

此外,在原料端,國產香氛品牌仍存挑戰。

RE調香室CEO林明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國產香氛品牌與國際香氛品牌在原料應用深度上仍有差距。“四大香精公司(奇華頓、芬美意等)供應全球80%以上香基原料,國際品牌的核心優勢在于原料重組能力,而國內品牌對原料的創造性應用仍在突破中。同樣的調色盤,不同的畫家可以調出不同審美的作品。”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一本久久sm热国产斤 | 亚洲免费a在线观看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蜜芽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 思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