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股流通股東現身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
大豐實業與智元機器人戰略合作
3月24日晚間,大豐實業公告稱,3月23日,大豐實業與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智元機器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結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基于對彼此在各自領域核心優勢的充分認可,共同探索相關產品在文娛旅體商場景的創新應用。
根據公告,雙方擬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大豐實業持股85%、智元機器人持股15%,合作聚焦多模態交互系統研發與智能終端場景化應用。
根據協議,首期啟動文娛旅體商場景研發,大豐實業將于合資公司成立后一個季度內提供不低于1500萬元意向采購訂單用于場景研發,后續根據技術研究成果及產品商業化驗證情況同步推進具身智能技術專項課題申報及行業標準共建。
根據公開信息,智元機器人由華為前“天才少年”彭志輝于2023年2月聯合創立,其擔任首席技術官。桑蓬(上海)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智元機器人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30.3775%。
大豐實業是全球領先的文體旅產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其表示,本次戰略合作基于雙方優勢資源整合,有利于推動相關產品在文娛旅體商場景的技術應用與商業化探索,符合公司產業升級戰略方向,合資公司的設立也將拓展公司在尖端智能領域的應用場景。
截至3月24日,大豐實業年內漲近33%,當前市值61億元左右。
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成立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曲克波,注冊資本596億元,經營范圍包括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
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財政部持股比例為21.0084%,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與此同時,上市公司中國船舶、長江證券等股東也在其中。
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于2018年成立,注冊資本510億元,第一大股東同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從全國范圍來看,除了上述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之外,國內成立了多個關于軍民融合的產業投資基金,包括國華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等,主要以推動軍工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軍工產業市場化規模化發展、助力軍工集團轉型升級、加強軍民深度融合以及服務國家戰略任務實施等為主要目的。
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現身37股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以2024年三季報股東信息來看,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現身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的公司有37家,主要分布于國防軍工、電力設備、電子、計算機等行業。
從持股周期來看,按期末計算,楚江新材自2020年獲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穩定持倉,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銅板帶材生產企業,公司積極利用“軍民融合”和“民參軍”的政策時機,充分發揮公司在高端熱工裝備制造技術與新材料制造工藝的結合優勢,在穩定高端熱工裝備產品的基礎上,逐步向高溫合金材料、特種功能材料、再制造材料等特種復合材料延伸。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東,持股比例5.05%,不過第四季度有所減持。
航發動力自2021年獲穩定持倉,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航空發動機制造企業,參與了C919在研發動機配套零部件產品的生產。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持股比例1.24%。
中航光電自2022年獲穩定持倉,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持股比例0.74%,為公司第十大流通股東。公司通過了C919大型客機供應商設計制造初始能力審核,正式成為國產大型客機配套研制單位之一。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擴大,進入民用航空領域。
14股年內漲幅超過10%
從市場表現來看,截至3月24日,上述37家公司2025年以來平均漲8.15%,14家公司漲幅超過10%,宏達電子、航天智造、華強科技漲幅均超過15%。其中航天智造2024年實現凈利潤7.91億元,同比增長86.77%,凈利潤創上市以來新高。
華強科技年內漲15%左右,公司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02%,凈利潤增幅創上市以來最高水平。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為公司第三大流通股東。
中國海防年內漲幅接近13%,公司自2021年以來獲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持續持倉,子公司長城電子主要從事水聲信息傳輸裝備和各類電控系統的研制和生產,具體產品包括各類軍民用水聲信息傳輸裝備、水下武器系統專項設備等軍品領域產品。
另外,漲幅超過10%的楚江新材,年內獲得160余家機構調研。在最新調研紀要中,公司表示,子公司安徽鑫海高導“新能源汽車及機器人電子信號通訊用超細銅導體產業化項目”成功實現雙零級超細徑多股微細伸裸銅/鍍錫銅導體技術突破,直徑0.05—0.08mm(公差±0.001mm)的雙零級超細徑多股微細伸裸銅/鍍錫銅導體正式通過實驗室檢測,已具備規模化量產條件。